第二十八章(3 / 3)

更為甚者,一位日本大學校長率教育代表團來我國對口的友好城市訪問過幾次,他對我國的有關部門的熱情款待很感謝。但是他說:每次會談中,中方的官員似乎都不懂外語,完全靠翻譯人員溝通,我們每次來都是同一個人擔任翻譯,而那個翻譯背地裏當著我們總是說中國的壞話。日本朋友對這種人感到很卑濁,但我們的部門卻在重用。

——談到這裏,老教授那清臒的臉頰微微有些顫動,深邃的眼眸裏含著一種憂思。

他由衷地說:“選擇優秀的可靠的人才出國深造,不僅可借他山之石攻本身之玉,而且可免失控之虞,使其能盡早躋身於國際高水平人才之林,成為卓有成效的專家,為國家為民族爭光。這應該是我們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

為使青年人脫穎而出,力撐大粱,李繼碩在教研室規定:

不搞論資排輩,誰有本事誰上。

為此,早在1984年他曾3次打報告主動提出退出科主任位置。要論資格,他是國內解剖學界的元老。他在科主任位置上就是再幹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一直幹下來,也是眾望所歸。可他始終抱定一個信念,不能這樣幹,老同誌要當開明派,讓年富力強的同誌上來。

李繼碩說:“老同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當年青人踏著自己的肩膀上去時,起點就會更高,跨越的步履就會更快更大。”

他的學生遍及軍內外,有相當一部分已是國內、軍內的著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有的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1989年他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今年又被評為“一代名師”。

1993年9月,李繼碩和教研室決定,由科室的幾位中青年副教授擔任新招收的3名碩士研究生的指導老師,不再由科室的老同誌為主帶碩士生。開始,幾位年輕人有些顧慮,“怕千得不漂亮現醜,給教授臉上抹黑”雲雲。

李繼碩耐心地開導他們:漂亮的,不打扮也漂亮,打扮起來更漂亮;不漂亮的,隻有打扮才漂亮,打扮不好更不漂亮。

他說:英雄無淚,流淚者未必不是英雄;英雄不是要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所壓倒。魯迅先生曾為孫中山革命發出助喊: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

接著,他把話鋒一轉:人終究是要死的,但我們的事業是小朽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曆史發展的規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科的人才也自然不斷新陳代謝。但一個能跟上曆史和科學發展的學科,人才的水平必然是一代超過代,否則就是停滯和倒退。

聽來多麼語重心長,催人奮發!

在他的帶動下,教研室幾位老教授合作無間,以“識途老馬”為青年人鋪路搭橋縱馬馳騁花費了很大心血。尊老扶新、新老合作蔚然成風。在教研室工作的17名青年教師已有8名獲得博士學位,其餘都有碩士學位或在讀碩士學位。早在1988年,教研室即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

這一切,似乎都詮釋並凝塑在他的名字裏——“繼碩”。

窗戶的玻璃染了一抹桔紅。

窗台上放著一架地球儀。

“宇宙是無窮的……”他站起來緩緩踱到窗前,輕輕撫摩了一下地球儀,無限感慨地沉吟道。“我們人類的確做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倘若將人類所做的一切放到宇宙的無限空間和無限時間中去衡量,這一切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似乎都才剛剛開頭。令人遺憾的倒是浪費在你吵我嚷你推我搡方麵的時間實在太多了一點。”

接著他講起坐飛機的感受——我們聽來也有同樣的感受——所有坐過飛機的人不知是否有此感受——

在地麵上仰望天空,有時我們很為人類驕傲;人類的科學文明已進步到了能向空中發射“飛毛腿”、“愛國者號”導彈,能將宇宙飛船送上太空並且宇航員能鑽出機艙在太空行走那麼幾下。嘿,我們人類還真了不起!

而從空中鳥瞰地麵,你又會為我們人類生出些奠名的悲涼感:

在大西北廣闊荒漠上空俯視人類生存、活動的痕跡,你會覺得人類的力量實在十分有限,人們在那裏活得實在艱難:大片大片的荒漠,一叢叢光禿禿的山丘,偶爾能看見一兩個泛著綠色的村落,也像是一大塊土布上沾上的墨跡。漫漫幾千年過去了,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跡,隻是一條細細的直線(鐵路),一條蜿蜒的曲線(公路)和幾個散落的小點(城鎮)。——看罷你不由得驚歎:這幅氣勢恢宏的“藍圖”,連底稿都尚未完成啊!

在大西南上空向下鳥瞰,村落雖然稠密多了,但大都散落在一條條山坳裏。這時你會覺得我們人類像是生活在地球皮膚皺褶裏的跳蚤似的,有點可憐兮兮。在大自然麵前,人類的確很渺小,驕傲不起來。而我們所說的大自然,通常隻是地球的地形地貌,至多包括地球周圍的那一圉大氣層(這圈大氣層正日益受到人類工業廢棄物的汙染),還不包括廣闊無垠的宇宙。在宇宙麵前,人類更是些渺小的生靈——隻不過是些有靈氣的、執著頑強的、百折不撓的既懂戰爭也懂和平、既敢破壞又能建設的生靈罷了。

茫茫雲海下麵的東南、華南地麵上的景象如何呢?當然那裏比大西北和大西南繁華多了,但那裏那些“先富起來”的人們是否真的已將地上的山山水水都收拾得錦繡一片、人傑地靈了呢?看來還遠未達到那樣的境界。那裏的人們忙忙碌碌還有許多做不完的事情要做,且不說那裏的生存環境已有新的煩惱在滋生。

那麼,用宇宙觀看待地球,它隻是很榮幸地成為太陽係家族裏的一個成員,隻是宇宙間的一顆微小的顆粒。

那麼,倘若將地球上的每一座城市或村落看成是一個星座,將生存其間的每條生命都看成一顆小小的行星,然後一顆一顆地研究他們的各自的運行軌跡,然後對他們逐個進行生化分析、光譜分析、質量分析,然後再研究他們互相之間的種種複雜關係,那麼毫無疑問,人類探測研究“生命”思維、感覺係統的課題同樣無可窮盡。

哈哈,扯得太遠了,就此打住。

他目送著我們走出基礎部大門。

他的眼神柔和而深邃。

此刻風已刹威,天上散滿了雄壯的雲霞。太陽燒得像一個熔化的紅球,軟軟顫著,慢慢粘牢了渾厚的大地。

驀然回首,老教授還在樓前的台階上立著向我們點頭。記得他辦公桌的玻璃板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這正是他心靈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