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31(3 / 3)

十是努力改變我們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主人一般的感覺。這不是老師的課堂,這不是幾個學習好的同學的課堂,這是我們大家的課堂,我為什麼不能好好表現呢?進而推知,這不僅是父母的家,這也是我的家,我為什麼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呢?我為什麼做學習之外的事情會遭到父母的指責呢?

十一是我們的學校一定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

十二是我們之間的親情都跑哪裏去了,我們之間還有愛和友誼嗎?為什麼變得淡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我們人人都急功近利時,我們看到的和想到的是利益而不是人;當我們人人都看重分數時,我們看到和想到的是分數仍然不是人;可是,某一天我們驚喜地發現我們得到了我們想得到的東西時,我們覺得也不過如此。如果沒有得到想得到的結果時,我們發現人人都是冷酷的麵孔,甚至看到的是一張張冷若冰霜的臉,不然就是殺氣騰騰的空氣,令人窒息。到這時我才明白,我們所做的一切不也是為了親情和友誼嗎?

做孩子學習中的榜樣

孩子一出生就像父母,後來越長越像,好像說話的聲音、舉止都惟妙惟肖的,這本應該是高興的事,不應該成為負擔,孩子長得帥氣、漂亮,原來父母就這樣;孩子的長相不好,你也不要不高興,因為他在尊重你的長相。思考一下,深入思考一下,長相我們不能改變、也不希望改變,能夠改變、需要改變的就是學習大人好人品、好習慣,還是學習父母的打架、罵人、吸煙、喝酒、賭博,甚至冷酷無情、自私自利呢?榜樣是什麼樣?王臻同學的父親王會平,經常給班主任溝通、經常來學校,跟我很熟,我也喜歡他。他說他要讀我的書,好好鼓勵孩子。他就是一位好家長,愛學習、愛孩子、愛孩子的學校、愛孩子的老師、愛孩子的同學,多給孩子付出,少從孩子身上索取,就是我為你做這做那你要考高分,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就有了依賴性,他們就會認為他是為你們學習的;有了依賴性,也就有了選擇性,他可以為你學習,他也可以為你不學習。把孩子的學習看成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最關鍵的是過好每一天,盡管明天是今天的重複,但是每一天又是新的開始。

做孩子成長中榜樣

我說的榜樣,不是一廂情願的東西,你自己認為非常美好的事情,然而孩子們、朋友們是不是也像你那樣認為呢?我摘引偉大的泰戈爾先生的音樂劇《春天的節日》的對話:

國王:“詩人!”

詩人:“是,大王!”

國王:“我是從內閣中逃出來的。”

詩人:“做得好。但如此絕妙的主意,怎麼進入大王心裏的呢?”

國王:“財政年度行將結束,國庫空虛,內閣會議一開始,部長們為自己的部門要求更多的撥款,所以除了逃跑之外,再沒有其他辦法可想。”

詩人:“由此將獲得好處。”

國王:“對誰有好處?”

詩人:“對國家。”

國王:“怎麼?”

詩人:“如果統治者靠邊站一段時間,那麼庶民就能獲得管理自己的機會。”

是不是這樣?女人結了婚不喜歡有個婆婆坐在身邊,到單位上班不喜歡當官的坐在身邊,賣菜的、賣煎餅果子的不喜歡見到城管,做生意的不喜歡見到收稅的,開車的不喜歡見那麼多收費站,愛喝酒的人不喜歡聽到有人喝酒喝死了。我想,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和我們所喜歡和不喜歡的那樣呢?所以我們的學校推行的綠色課堂就是為了給孩子們鬆鬆綁、鬆鬆手、鬆鬆氣,讓他們做做主、做做事、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