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3(1 / 3)

2

我看教學

我看教學是教與學。教是教師的教,學是學生的學。教師的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隻管教,不顧學生的學。教師隻是為自己教,為課程計劃教,為所謂的教學目標教,是教自己的知識,教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總之,所教的是一些早已製訂好了的死教案,上課純粹是為了完成任務,對學生的學毫不關心,既沒有感情,也沒有興趣;另一種是為學生的學而教,教師自己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本人掌握了課程知識。

學生的學也有兩種現象,一種是假學,另一種是真學。假學就是做做樣子,來到學校,坐進教室,盯著黑板,想著窗外;真學就是參與其中,以學為樂。

就教與學來講,好的教學理念在應用到教學實踐之前,隻能說是一些名詞,特別是當我們麵對急於求成的教育現實時,這些理念更是無從操作,就像一個小孩子急匆匆放學回家,生氣地對媽媽說:“老師簡直是瘋了,他昨天告訴我一加四等於五,今天又說二加三等於五,二加三怎麼也會等於五呢?”

遺憾的是,我們在很多不是問題的問題上,無法看到整體,其實,對於小孩來說,那個整體就是五,如果孩子知道那個整體以後,他還會生氣嗎?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突破整體,老師把大量的名詞硬塞給學生,學生囫圇吞棗把它吃下,過不多久便開始厭學了。如果老師仍不能理解或者轉不過這個彎兒,不妨花一些時間感覺一下教學與開車。

現在很多人買汽車目的不同,有的是為了欣賞,有的是為了炫耀,但絕大多數為了出行方便。為了欣賞的多買老爺車,為了炫耀的買名牌工藝車,為了使用就要買實用的車,這也分幾種,農用的、運輸的、商用的,商用的又分幾檔,高檔的奔馳、寶馬;中檔的大眾、本田;低檔的吉利、奇瑞。駕駛員在開車時要熟悉車型、行程、任務,也就是說開什麼車跑什麼路,做到心中有數。如果你駕駛的是高檔車,假如高速路上沒有限速攝像頭,你跑到二百也很安全,中檔車跑一百七八也沒有問題,低檔車跑一百二三也保險。不管你駕駛的是哪個檔次的汽車,你都無法取代汽車跑路,即使你是最優秀的駕駛員也無法代替最低檔汽車來工作。聰明的駕駛員很會發揮汽車的性能。假如把高檔的汽車交給很一般的駕駛員來操作,優良的汽車性能很難得到發揮;如果把低檔的汽車交給優秀的駕駛員,也可以發揮最好性能。無法改變的是,最好的汽車並不一定是由最好的駕駛員來駕駛,最差的汽車也並非最差的駕駛員來操作。教育的現實也是如此,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最好從改革課堂教學入手。

就課堂教學來說,如果老師看不透教學整體,他就很難發揮教與學的優勢。最常見的是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在講台上講他的課,學生在凳子上昏昏他的欲睡,互不影響,各得其所。這是教學兩張皮,其特點是:老師照本宣科,隻講自己的,隻講自己最拿手的。有的還標榜自己,說:“老師當年就是憑這個考上大學的。”我知道,你憑這個考了五百出頭,人家什麼也沒憑考了六百多分。老師不了解學生,不研究學生,沒有帶著感情來教學,課堂上枯燥而沒有意思,但又迫於升學壓力,所以老師苦,學生也苦,這是苦教學。老師目的明確、對症下藥,學生針對症結、藥到病除;老師是學生的及時雨,學生才是老師的向陽花;老師是知識種子的播散者,學生才是智慧花園裏的新幼芽。如果清楚為誰教,教什麼?誰學習,學什麼?教與學不就快樂了嗎?

我所期待的教學就是為學而教。教學其實應想象為學教而非教學這個名詞;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學相長,才是好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