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速寫篇(二)戰場上的生意經(1 / 1)

商震原為晉綏軍大將,後脫離閻錫山單幹。人都道閻老西精明一世,什麼都要算,孰不知他這位部下也挺會算,隻不過大潮湧來,任你賬算得再細都沒用,最後還是要做虧本生意。

長城抗戰時,商震老是不肯把主力派上去,前線隻有一個師,兵力十分單薄。師長黃光華有意見自己不敢提,就讓參謀長石彥懋找機會旁敲側擊。

石彥懋與商震是河北同鄉,而且私底下兩人還有過一段不錯的交情,商震對他很給麵子,因此才敢接過這個“放炮”的活。

某天商震到前線視察。趁著視察休息的間隙,石彥懋便有意無意地向他彙報前線的布防情況。因為不是正式場合,商震的表現欲也上來了,開始對部下的布防指點起來:“我剛才都看了,你們那個不行,全部是一線式配置,要是讓敵人突破一點,全線即破。”

應該怎麼配置呢?

商震說:“要有縱深,同時要多設置一些據點堡壘。”

說得太好了,石彥懋帶頭鼓掌。就在上司飄飄然的時候,他打了個比喻:“現在假設您交給我一個紡棉花的活,要求是把棉花織成布。但這活我幹不了,為什麼呢?因為您拿給我的料就隻有一條線的料,所以就算我有通天的本事,也沒法完成這一任務。”

商震馬上明白了石彥懋的意思,但他不僅假裝根本不懂石彥懋的話,還一本正經地繼續要求他們按照剛才的指示,對原來的部署做出變更,並安排部隊進行輪休。

全天候值勤人都嫌不夠,還要輪休,石彥懋啼笑皆非,索性打破天窗說亮話,直截了當地問商震:“我們在這裏是要真打,還是擺擺樣子的?”

當著眾人的麵,商震臉都漲紅了,表現相當激動:“誰說我們不是真打?”

石彥懋不依不饒:“我知道是真打。可是為什麼我們把主力都遠遠地放在後麵,不全部拿出來呢?”

商震隻好說了一句實話:“大家都在擺,咱們也就擺擺吧。”

商震要把主力留著,不肯做一點虧本生意,結果日本關東軍偏偏就從他那裏發起總攻,想派主力都來不及,不僅損兵失地,還換來一個壞名聲。長城抗戰結束後,有人送上一副對聯,把他與宋哲元齊名,不過是拿來給人家做反襯用的:大刀宋明軒(宋哲元字明軒),長腿商啟予(商震字啟予)。

七七事變後,商震怕耗損實力,曾和土肥原搭成默契,商量大家“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可是土肥原嘴上答應得很好,戰場上第一個朝他開槍,弄得他隻好逼上梁山,拿起刀槍真幹了起來。

商震知道沒了槍杆子就沒了本錢的道理,但再怎麼算都不能不打仗,他總結自己的經曆:“在北方吃幹飯,到湖南吃稀飯,再後來就隻能喝米湯了。”

由於受不了喝米湯的生活,商震後來交出兵權,去當了外事局長,又做過中國駐外軍事代表團團長。換了行當後,他反而倒幹得不錯,還跟著蔣介石風風光光地參加過開羅會議,大概外交這一行,錙銖必較,鬥小心眼兒,撥小算盤,更適合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