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刀槍劍棍說(2 / 2)

白蠟杆子種在地上,也許我們拿起大刀,一刀就能把白蠟杆子砍斷,但是這根白蠟杆子從田地裏取出來,我們把它按上槍頭紅纓,放到一個武林高手手裏,你再想拿刀把它砍斷就誒那麼容易了。因為白蠟杆子是軟中帶硬的,武林高手手中握著大槍,能抖出槍花萬朵,這時候你就沒這麼容易把它砍斷。

劍也是如此,雖然沉重不如巨斧大刀,但是揮灑之間自由一種靈動,尤其是形意劍法,以用槍之法運劍,雙手握劍直刺當胸,其實就是運槍之法,就是中平槍!

我最喜歡長槍短匕,其實這都是一碼事,短匕是啥?還不就是“槍尖”,東方不敗手持一根“繡花針”,鏖戰天下群雄,其實“運針”就是“使槍”,這裏邊它是有關係的,你說“繡花針”是“匕首”也行,因為這裏邊它是一個道理,一個智慧的武者,要看清楚這些兵器中的內涵,最長的槍和最小的繡花針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刀法和棍法也是密不可分,使棍和使刀它也有內裏相通的地方,高手用刀是用刀尖,刀尖一點就行了,用刀的最殊勝處起打擊敵人的最薄弱處,其實和棍是一樣的,“槍怕搖頭棍怕點”,這是評書中經常說的詞,練不練武功的人都知道,大槍用“圓”,把它抖起來,槍花朵朵讓人看不清你要紮哪,棍法當胸一點足以致命,因為立柱頂千斤,棍練得好的人,操起刀來就可以耍,但是刀練的好未必能把長棍的最妙處演練出來,因為棍要比刀長,你能把勁力集中到刀尖上,但是未必能把力量凝集在長棍的棍尖上。

當年的倭寇幹不過少林寺的棍僧,看見沒頭發的敵人扭頭就跑,也是這個道理,刀棍可以互相參悟,練著練著你就明白了。

嗬嗬!在這個章節中,我還要說一種兵器,這種兵器現在叫“苗刀”,我個人以為,這個兵器合乎三種理論刀、槍、棍的精華都可以放在其中,這種刀的手柄比較長適合雙手使用,可以直接當短槍用。

刀槍劍棍雖然有各自兵刃的特性,但是這四大兵器的內裏還是有牽連,這裏邊的東西很深,在這個章節中,我隻是剖析出來一點點而已,很多東西其實我還沒有領悟到呢,這本書叫《劍尖上的國術》,如果諸君看完這本書,隻是學會了幾個簡單的劍式,我覺得諸君所得還不夠,在這些表麵文章的後邊,國術有它更深邃的東西,這些東西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挖掘。

刀槍劍棍雖然各有特性,但是這些特性不會出國術的範疇,刀槍劍棍的技術是能統一到一個人身上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練習這四大兵器的時候,它們在我們的腦海中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慢慢我們就能梳理出自己的脈絡,生出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