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兵器與兵法(1 / 2)

大槍和長棍算長兵器,那麼刀劍可以算作短兵器,在武功國術中,兵器的長短其實也是有說道的,這個我們還是用刀槍劍棍這四大兵刃來說比較痛快。

上一個章節我們對比了槍劍,也對比了棍和刀,我們從中認識到一些微妙的道理,槍尖即是劍尖,棍法即是刀招,因為在四大兵刃中內裏有一線暗中貫穿,智慧的武者會去尋覓這裏邊的內涵,以此去體味國術兵器的深邃。

今天這個章節我們換一種對比的方式,大槍和長棍都是長兵器,那麼大槍和棍有什麼近似之處呢?

槍怕搖頭棍怕點,大槍抖起來為什麼?還不是為了當胸一刺,抖槍是過程,大槍的一“紮”才是殺手鐧,原來大槍的技術叫“圈槍”,就是說的這個“抖”,現在都叫“攔拿紮”了,“攔拿”是為了“紮”,大槍是以“紮”為母,這是大槍的靈魂,隻有“紮”才能最終的解決戰鬥。

棍雖然是長兵器,但是高手使棍動作會越來越小,亂輪亂打算不得使用棍的高手,高手用棍如靈蛇見縫插針,其實棍子一戳足以致人死命了,這就是“槍怕搖頭棍怕點”。

這個棍頭的一“點”,其實和大槍的一“紮”,沒有本質的區別,這是棍法和槍法暗通的地方。

大槍和長棍還有一個相通的地方,那就是——大杆子。

這個大杆子本來是很隱秘的技術,現在已經被現代人炒得火熱了,好像不玩玩大槍,不會抖幾下杆子就算不得一個練拳人,其實這也是現代武術的弊端,你這個支係你這個傳承中沒有的東西,一下子吸收進來,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很艱難,非高手不能為之,我簡單的說說這裏邊的道理。

我的一位朋友搞到了一顆大杆子,興衝衝的跑來告訴我,當我親眼見到他那根大杆子的時候,不禁啞然失笑,哥們這杆子夠長但是太細了,玩不出“杆子勁”,我個人以為還不如弄個魚竿玩玩的好。

挑大杆子就是技術,杆子要粗壯些,長度和軟硬程度要適合自己為最好,這是最重要的,不是一根長的白蠟杆就能叫大杆子的,在這裏我要對諸君言明,省得大家花冤枉錢。

大杆子可以說是內家拳的專利,我們這麼說吧,大清朝末年和民國那個時代,很多各個門派的高手都是以大槍聞名天下,這個大槍隻要你下功夫去玩,就能找到白蠟杆子裏邊那個軟中帶硬的彈脆勁,這是根本的根本,其實這個勁也是內家拳的根本。

不管你是哪個門派的高手,隻要你玩大槍或者說大杆子有了感悟,你就懂了內家的勁力,明白了這裏邊的奧妙,就算你是練廣播體操出身,也是能贏人的,因為內家的功勁是最難的,你會了這個勁力,用什麼方法展示出來就成了小問題。

掙錢是最難的,學花錢消費要簡單的多,就是這個理!

這是古人的智慧,大槍加長以後,或者說大杆子到了一定的長度,再硬的杆子也會顫抖,都能抖動起來,都能在其中找出這個軟中帶硬硬中帶軟的彈脆勁,把這個力量練到了身上,放到了自己的拳劍中,這個人的功夫就會大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