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這麼胖啊!”諸如此類的話,即使隻聽到隻言片語,也會使人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肥胖使人體態臃腫,進而給人一種邋遢的印象,“胖子”有時還成為別人嘲笑的代名詞。肥胖並不隻是麵子上的事,肥胖已成為人類健康的慢性殺手。於是,一些肥胖者禁不住要問:“我怎樣才能瘦下來?”
哎喲!我怎麼胖了
什麼是肥胖?肥胖是由什麼引起的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對人體起著巨大的作用。它可以供給人體活動消耗所需的能量,保護內部器官免受外力撞擊,使人體體溫保持相對平穩,促使女性性成熟。
此外,脂肪還是女性生育的能量來源。女性體內脂肪必須超過23%,才能保證妊娠成功和嬰兒健康。
而且,脂肪還可以增添女性體態曲線美。脂肪與女性的體態美有著密切的關係,女性美在曲線,而脂肪又是女性乳房發育良好、富有彈性的關鍵,女性一旦缺乏體脂,就會導致乳房發育不良,乳房扁平或萎縮。
但是,脂肪過多對身體卻是無益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體內的脂肪在體重中所占的比率(體內脂肪率)超過了正常範圍時,就稱之為肥胖。正常人體有大約300億~350億個脂肪細胞,當脂肪細胞的數量和體積增多,以致超出正常比例時,會使人的健康、形體和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因此,肥胖是脂肪過多的一種慢性疾病。
脂肪過量了,那麼,脂肪都囤積在人體的什麼部位呢?
一般來講,體內脂肪存在於皮下,比如吃炸雞塊時,可以看見皮下黃色的物質,那就是脂肪。人也是如此,身體周圍或者臉上一旦剝開一層皮就是脂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皮下脂肪”。
人類體內也有脂肪。胃腸等髒器的周圍有空間,這些空間被脂肪填滿著。是這些脂肪在支撐著肝髒等髒器,就是所謂的“內髒脂肪”。
頭頸、背脊、乳房、腹部、臀部、大腿以及上臂等,都是較容易囤積脂肪的部位。但又不可一概而論,因為男女有別。
男性肥胖者脂肪多積聚在頭頸、背脊和腹部,尤其是下腹部,身體外形多表現為中部臃腫;女性肥胖者脂肪多積聚在乳房、臀部、腹部和大腿,身體外形多表現為胸高、腹大、臀部寬圓等。
人體對脂肪有著不同的需求量,那麼,怎樣來判定自己是否肥胖呢?那就需要測測自身的標準體重,算算自己的肥胖度了!
標準體重的計算方法
體重是指人體各部分的總質量。體重有一定的標準,並且因人的高矮、性別而有所不同,人有胖瘦之分,體重過輕則為瘦,過重則為胖,衡量一個人是否肥胖,肥胖程度如何,首先要以標準體重為參數進行比較,即先算出其標準體重應為多少。
計算標準體重的公式目前有以下幾種:
1.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10。
2.適合亞洲人標準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戴作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
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3.一種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6+48。
這一計算方法,比較適合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
各國所製定的標準體重的標準並不完全一樣。一個國家不同年齡組人的標準體重,通常是本國研究人員經過群體大樣本的調研所得到的,即根據人的年齡、身高,計算出各年齡組人的體重大體範圍,並規定其上下界限。
也就是說,標準體重難以用一個恒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範圍,這個數值範圍就稱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10%以內的範圍,超過這一範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
算算你的肥胖度
在肥胖程度的判定方麵,由於地區、人種及研究者的認識有異,許多國家製定的判定方法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上,都是以脂肪組織在體重總重量中所占的百分率來衡量。
我國研究人員大多采用超過標準體重的百分比判定肥胖的程度。將肥胖分成輕、中、重三個等級,其中超過標準體重20%為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30%為中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50%為重度肥胖,而超過標準體重10%時,稱為偏胖或超重,此時說明肥胖正在向你靠近,要小心了。
通常來說,計算自己的肥胖度有以下兩種方法:
1.標準體重與實測體重的關係。
超重:實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但小於20%者。
肥胖病:實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以上,並且脂肪率大於30%者。
中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的30%~50%,脂肪率超過35%~45%者。
重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的50%以上,脂肪率超過45%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