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迷失的洛陽京城中,發生了一件大事,令無數讀書人瘋狂不已。
不論是苦求無門的寒門子弟,亦或是世家豪門子弟,又或是洛陽附近的求學者皆是絡繹不絕的朝著洛陽進發,而這件事也令洛陽令周異苦惱不已,流著汗水在洛陽城高大的城牆上指揮著士卒維持好洛陽城的秩序。
“快,那邊怎麼回事,喧嘩鬧事者給我抓起來,插隊者令其從新排隊,屢教不改者直接送入縣衙。”
“混蛋,敢對百姓動手,我開始是怎麼吩咐你們的,那是誰編製下的士卒?”
“還有你,身為北門校尉盡然是這麼一個飯桶,疏散圍觀的百姓會嗎?還嫌人不夠多?啊?”
周異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的朝著四個軍士嘶吼道,而那四個軍士也是臉色不太好看,畢竟這陣仗還真的是百年難遇,他們也沒有經曆過。在自己眼中一無是處的書生今兒個完全瘋了,不說洛陽城的秩序一直恒古不變,絕對算是當今最好的。可是這都是什麼事啊?不是窮凶極惡的惡徒,也不是士卒嘩變,而是一群已經紅了眼的儒生打亂秩序,偏偏這會又是非常時期,他們這些吃軍糧的官兵也不敢動手恐嚇,看著城門下麵亂成一團,臉色踹踹。
“混蛋,你盡然插隊,你枉為讀書人。”一個青年文士大怒的指著前麵那個拚了命往洛陽城中擠的少年。
“打死他,打死那些插隊的混蛋”忽然一道憤怒聲音穿出,立刻引來了大部分讀書人的怒火,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此刻的洛陽真是亂成一鍋粥了。
周異無奈的看著下麵又發生此類插隊事件,非常疲勞的揮了揮手,示意派士卒去維持秩序,而那個剛剛被罵的狗血淋頭的北門校尉臉上不自覺的抽了抽,吩咐身旁的親兵一聲,隻見那位頗有氣勢的軍士帶了十多個士卒下去阻止此事件。
周異心中有了些埋怨,雖然他早已經被漢靈帝和王司徒共同告知洛陽近幾日不會太平,此刻洛陽魚目混雜,秩序會被嚴重破壞,吩咐他做好準備。雖然周異當時被漢靈帝宣召進宮時大喜過望,畢竟已洛陽令這樣小的官職被皇帝召入禦書房是多麼一件榮幸的事情?可是現在周異心中卻是苦悶的不行,原本很簡單的事情卻變的如此困難。不過唯一令周異欣慰的便是自家孩子周瑜這幾天被方離帶在身邊不少被王司徒指點,甚至甚是誇讚其聰慧過人。並且方離還向自己保證可以為周瑜求得一位名師,而名師是誰?周異不知道,但是此次盛會中哪個不是大儒中的佼佼者?
“報,大人,兵部尚書將羽林軍調來,在此盛會期間任由大人支配,務必要維持住洛陽城秩序,尚書大人還說恭喜大人即將高升,有機會定當登門拜訪周大人,還望周大人不要拒之門外。”一個傳令兵半跪在周異麵前,雙手舉起一個虎符模樣的東西,不過隻有一半罷了。
周異眉頭一皺,似乎想到了什麼,恍然道:“唔,告訴尚書大人,下官喜不自勝,定當掃榻相迎。”隨後毫不客氣的接過虎符,眼中閃過一抹會心的笑意,此刻的他心情是多麼愉悅,而這一切重大的改變皆因一個人罷了。
在羽林軍這支精悍的士卒支持下,周異也是鬆了一口氣,淡然自若的指揮著一切,洛陽城門口漸漸恢複了秩序,一切又回到了幾天前一切安好的模樣。至於那些紅了眼不要命的士子自然是被羽林軍抓了起來丟到縣衙去了。
這一幕令人目瞪口呆場景的來由皆因身為大儒的王允跟一眾老友的秘密之會的改變,由王允向一眾老友寫上書信,原本秘密相會討論學識的初衷被改變。原因則是王允那幾封書信的作用,而另外幾位大儒也欣然應下,興致勃勃的等待王允這次的大手筆。
而王允收到老友們的回信,得到支持後也迅速通傳此次相會,與十五天後舉辦洛陽文會,誠邀天下士子參與,有才學亦或是有名者皆可入席。
這一紙空文就令天下士子震動不以,在這名望比生命還重要的時代,此文會足以媲美核武器一般。隻要趕得到洛陽的讀書人皆是蜂擁而至,結伴而來。隻因這次洛陽盛會的意義太過重大,大儒齊聚,而且還是大儒中最知名的那一群人,怎能不讓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