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相交商討,方離與賈詡可謂是珠簾合璧。
方離越來越覺得賈詡這貨是不是也是穿越來的?怎麼能這麼厲害,可是把方離嚇了個半死,可是方離也知道這不可能,畢竟賈詡妥妥的東漢風格,不像自己經常不著調。而賈詡也為了以後生活的藍圖盡心盡力,出了不少謀劃。
而賈詡則是認為這個表麵君子之風的主公真的是一肚子壞水,隻有你想的到,沒有他做不到,隨心所欲的哪像一個世家子弟?還自吹自擂自己這個頂多叫性格腹黑一點,美其名曰這樣才能保住性命。惹的賈詡都是白眼不止。
而賈詡更是與方離講訴洛陽之策,其策如下:
第二策,請求王允這個知名大儒帶方離遍訪大儒,雖然方離已經被洛陽熟知,但這名望還不夠大,名不副實,哪怕是並州也一樣,畢竟所圖不小啊。這樣以便於能遊走大儒身邊,對自己名望有大用處,如果在發出驚人之語,被眾大儒稱讚,這名才是真正的被認可,隻因為洛陽聚集了天下十之八九名望遍布天下的大儒,如果這都不能獲得最大的名望,那還有什麼時機去獲得這份名望?方離聽此一條,連道甚善。
第三策,與袁術袁紹有舊,交好與他們,與袁家後輩相交與好,袁家在西園選拔之前就會對方離放下心來,袁槐一看自家兩小子盡然與當前陛下眼中的紅人相交默契,再加上都是世家之人,也會從中猶豫,安然一段時間,至於西園選拔之後,恐怕他們就會被袁家列為頭號公敵,至於原因,嘿嘿,坑了袁家掌握的兵權少了一半,難道人家還跟你相交與好?
第四策,賈詡告知方離:主公壯士斷腕,一切以大業為重,娶長公主為妻這是主公最明智的選擇,以主公告知詡朝堂之事,長公主恐怕不止是漢靈帝的心頭肉,更是張讓的心頭肉,以此為基,主公便可屹立與朝堂而不倒,隻要不是造反謀逆,天怒人怨,漢靈帝和張讓都會力保主公。惹怒袁家勢在必行,不然立下平叛之功,沒有袁家從中作梗,永遠也別想離開洛陽。
第五策,西園校尉選拔之後,交好與何進,令張讓心生猜疑,張讓必會告知主公張讓本人和長公主的關係,隨後表達出自己根本不知,告罪後秘密與張讓交好,以達平衡,坐山觀虎鬥,從中漁利,方為王道。當何進和張讓知曉主公左右逢源,張讓定會因長公主的原因不會對你出手,而何進則因為陛下也不會拿你開刀,但袁家則會出手報複主公,結局就是被外放,而外放到那個地方,就得靠當今陛下和司徒了。
當方離聽完後,倒吸了一口涼氣。再加上那讓袁槐吐血三升的第一計,當真是環環相扣,為自己以後得想法鋪墊了這麼一路通暢的大道,算無遺策的賈詡當真名不虛傳也!如果是自己來開動腦子,恐怕永遠也想不出這個看似複雜卻相當簡單而又安全的路子。原因恐怕也是自己根本沒有這份狠辣的眼力,看透世人人心吧?
最令方離冷汗不止的是,詢問賈詡時,賈詡那副風輕雲淡的嘴臉,哪裏是細思一夜,恐怕當賈詡真心為自己效死力之時到伯父叫他倆入席之時,這麼短的一段時間,這萬全的連環計恐怕就被構思出來了,卻不能在席間告知。
當真是讓方離大汗淋漓,一個勁的慶幸自己的決策,最先想到的就是這位被後世人列為爭議最大的謀士,賈詡賈文和,當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算無遺策恐怕也是真的,第一謀士所言不虛。
王允此刻正坐在高堂之上皺眉看著方離,右手手指正有節奏的敲打著桌案,語氣有些嚴厲的教訓到:“帶你遍訪大儒,這絕不會是你的主意,以你那懶散的性子怎會提出這般要求?離兒,說,誰給你出的主意,老實交待。”
方離此刻恭恭敬敬的彎著腰,哭笑不得,開口辯解道:“伯父,此意雖離本意,但是卻對離大有好處,難道伯父不願答應離?”
王允有些生氣,氣顫的指著方離道:“你,你,你個混小子,老夫怎麼就不願答應了,老夫對你不好?啊?你個混小子,叫你攻讀四書五經,成天偷懶,要不是老夫叫秀兒監督你,你這混小子整天就知道睡覺,要不就是跟袁家小子一天到處瘋玩,這也就算了,還跟曹操那個宦官之後一天攪在一起,你叫天下人如何看待你,你叫陛下如何看待你?”
方離訕訕一笑,臉上一紅:“伯父啊,小侄也是迫不得已,為了大計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