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曲》用典非常多,“鼎湖當日棄人間”,源自於傳說黃帝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後乘龍升天,後人以“鼎湖龍去”借指帝王之死;“衝冠一怒為紅顏”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之典;“電掃黃巾定黑山”,用東漢起義中的黃巾軍和黑山軍借指李自成的農民軍;“夢向夫差苑裏遊,宮娥擁入君王起”用吳王夫差與西施的典故;“待得銀河幾時渡”用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典故,“遍索綠珠圍內第”,綠珠,是西晉石崇家妓,這裏代指美女;“蠟燭迎來在戰場”,用魏文帝點燭娶薛靈芸的典故;“浣紗女伴憶同行”,用西施在入吳宮之前在若耶溪浣紗的典故;“有人夫婿擅侯王”借用唐代王昌齡“悔教夫婿覓封侯”之句;“翻使周郎受重名”借三國周瑜來比喻吳三桂;“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吳宮曲指吳王夫差時代的曲子,“漢水東南流”用的是李白《江上吟》中“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之意。如此眾多的典故,尤其是反複使用吳王夫差與西施的典故,為全詩增添了深沉厚重的曆史感。

吳偉業“非隸事不可”,但這應當算是他個人詩歌風格的一部分。先生其實也對吳偉業另有評價,他在《致豹軒先生函》中說:“蓋白傅能不使事,梅村則專以使事為工。然梅村自有雄氣駿骨,遇白描處尤有深味。”

詞中用典好與不好其實不能一概而論,典故好比調料,用得好自然味道鮮美,胡亂使用自然難以下咽。辛棄疾直接用《論語》的句子入詞:“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薑夔化用杜牧的詩句入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晏幾道直接用前人詩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入詞,或是化用無痕,或是別有深意,或是青出於藍,都堪稱傳世經典。為抒發情感而用典,而不是為了用典而用典,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