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屯春峪(3 / 3)

半月一次的場市,趕集的人自然極多,有買賣需餘的,也有圖新鮮湊熱鬧的。趙家裁縫鋪門麵開在東街,算的上一家百年老店了,祖輩曾給晚清達官貴人們做過衣裳,傳至新中國已曆三代,手藝和信譽皆是遠近聞名的,北方婦女手雖靈巧,但婚喪所需禮服多請鋪子代為縫製。

店主為彰顯自家工藝,在櫃台後的撐衣架上掛了一款做工精美,樣式古典的紅色嫁衣,鑲金嵌玉,色澤豔麗,一看就價值不菲。

此時剛開門不久,顧客廖廖落落,隨意翻著櫃台上的料子,並不慌急買,店裏夥計卻不怠慢,邊打哈欠邊殷勤介紹,推銷新穎花哨布匹。

店鋪外擱放門板的台階下俏生生地立了個身姿輕盈的小姑娘,正歪著烏黑地發髻朝裁縫鋪裏探首張望,也並非一直盯著,看兩眼便收回視線低頭揉捏衣角,隔了幾息,小腦袋又忍不住抬起,左右瞧瞧,又向櫃台後張望,像是在等什麼人出來。

她奇怪的舉動引得趕集之人紛紛側目,更有個別無聊者幹脆駐足圍觀起來,小姑娘感受到周圍投來的目光,鵝蛋般的小臉羞得醉紅,再次認真注視了那個方向三息後,埋頭拖著後跟磨爛的布鞋想要趕快跑開。沒想到,剛跑出去幾步竟跟一個背著大包四處觀望的年輕人撞了個滿懷,被撞到的人也不惱,反而伸手穩住她。

女孩發梢剛平對方下巴,低了半個頭,她兩腮更紅,連聲說著“對不起”,睫毛卻調皮地挑了挑,瞄了被自己撞到年輕人一眼,感覺到對方扶住自己的肩背,心生感激,低聲道謝後側委嬌軀,自然而然地避開身後的手掌,再次跑開。

她略顯匆忙,步子晃不擇路,踏進街道的坑窪也不在意,仍舊跌跌撞撞毫不停留地離去,裸露在外的纖柔小腿沾染濺起的濁露,如瓊瑜匿瑕,染泥白玉。

被撞到的年輕人呆呆地望著女孩遠去的方向,楞了半晌,方才收回懸在胸前沒有支點的手臂,指節虛屈複而垂下,興歎一聲後,目光聚回,在自己還沒成為焦點前,緊了緊圍脖,快步行往東街。

看到女孩羞怒地推開人群跑遠,圍觀的年輕小夥子們不由一陣唏噓,

“屯春峪哪家生了這麼俊的女兒,俺要找人說媒去!“

“人家姑娘早就有婆家了,哪還輪得到你!“

“就是,說不定人剛才就在等自家漢子呢!“

一群人清話葷話地胡說亂侃,好在北方人性子直爽,偶有挖苦也不計較,笑鬧一陣就散去忙各自的活計。

屯春峪分東西兩條街市,東街以店鋪為主,經營的是典當、飲食、成衣店和耕種之類的生意,而西街的買賣營生多為露天,賣家們隨意選個位置,可在橋頭,也能在街邊,但中間的道路一般都會留出來方便買家遊逛挑選,唱戲雜耍,古玩器具,特色小吃零食之類的大部分則在這邊售賣。

北麵靠山,高逾百丈,坡麵被樹林覆蓋,林中草木葳蕤,鬆柏豐茂,看上去綠藍惹眼,蒼翠欲滴。

南臨伊春河,水麵碧波粼粼,有時可見魚翻鱗白。

近西街口岸有一座舊白石橋,橋下石階處偶有木船停泊,陸續有趕完場的人登上木船,都與老艄公熟識,不多客套,船家本欲多待片刻,等船裝滿為好,然而甲板上的乘客卻紛紛催促起來,老人無奈,戴上草帽,手裏長篙一頂岸邊爬滿苔蘚的青石,小船便晃悠著劃破水波,平穩地漂浮前進了,帶起一道道額紋般的漣漪,如林韻微皺的眉頭。

葉落背著五十多公斤重的長筒包,筆直地凝立在石墩橋西街口,手中托一微型羅盤,抬頭環視整座屯春峪後,又左右眺望了一下麵前的小河,暗道:

此處依山傍水,山上林木欣欣向榮,河中流水清甜甘冽,修建房屋俱坐北朝南,風水格局倒不錯,勉強算個臥龍飲水,隻是中軸線為何成了一條小河,豈不平白糟蹋這地形麼!

他曾跟隨易學維新派大師李堂發學習過玄門遁甲和風水術數,天賦不能說出類拔萃,倒也未辱沒師名,每每出行便喜歡看看當地的大勢小形,權作練習了。

觀望一陣後,葉落收起羅盤,躍上石墩,步履穩健地跨向西街。

西街距東街隔了一條小河,其實也並非真的小河,它的前身乃打仗時期東北軍挖掘的戰壕,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拓寬填土,打上石墩,又從伊春河引水過來,慢慢變成了今天這幅模樣。

三十丈左右的寬度栽了百多根石墩,間距不遠卻不緊挨,須得大跨步走,由於常年浸泡在水中,石墩邊緣生有青苔,稍不留神便會滑倒落水,鎮上青壯年們打算拆了石墩,重修一座橋,可村裏老人不同意,說是老一輩花了很大的功夫才築起來的,架新橋可以,但老石墩不能拆。

葉落過石墩橋既快且穩,偶爾還一步跨倆,其他過橋的莊稼漢看得一愣楞的:這娃背那麼大包,難道沒裝東西麼,咋個蹦得比俺還快呢?

與東街比起來,西街嘈雜得多,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

賣菜的在地上鋪一張油紙,擺些自家吃不完的茄子,黃瓜,土豆等人來買,賣筐索性帶一捆破好的竹篾,抓緊時間多編幾隻,舉著插滿冰糖葫蘆草垛棍的行腳商轉累了,尋個涼快地兒杵著吆喝,兜售細小掛件的貨郎推著簡易小車,緩慢穿行於人流中。

不論在哪兒,小孩子們上街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各色小吃以及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了,比如:泥捏的娃娃,布縫的香包,木製的梳子,還有棕櫚葉編成的螞蚱、蝴蝶等等琳琅滿目,不一而足。

一群活潑的孩子緊跟在小推車後,對上麵樣式新奇、造型可愛的精致飾品,小巧掛件嘰嘰喳喳地表達著喜愛之情,個別小家夥甚至會抱著父母,哭鬧一陣,央求他們買給自己。銅鋁澆築的類銀吊墜隨推車搖擺晃動,相互撞擊迸出的叮當音響,和著孩子們童稚的脆聲嬉笑,交織成一曲素樸婉轉的鄉村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