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為人子女篇(3)(3 / 3)

就人的欲望而言,誰不想降生在富貴人家,擁有個有錢有勢的父母親;誰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愛撫自己,善待自己?然而,希望終歸是希望,現實終歸是現實。這種東西不是想要就要得到的。因為是你無法選擇的,無法改變,咋樣就咋樣,你隻能麵對,隻能接受。舍此別天他途。你的人生也就由此起步,這也叫做從實際出發吧。

對立麵反襯的運用,是人生的大智慧。真正深諳世故的人,真正有智慧、精於謀取一己之私利的人,對於自己出生在貧賤人家,對於自己的父母不怎麼愛自己,甚至虐待自己,盡管深感遺憾,卻不會怨恨父母,視為不幸,或因父母的長病望其速死。相反,他會把自己父母的這種狀況,自己的境遇,看作一種彰顯自己的操守,提升自己的社會形象的機遇來抓,把侍奉父母當作彰顯自己的人格、人品,提升自己的社會形象的載體來利用,極盡行孝之能事。試問,當你這麼想問題的時候,當你這麼看對父母的行孝這件事的話,你還會對出生在貪賤之家,父母惡待自心生怨恨嗎?大概不會了吧,有也會化解了的,你這時去行孝還會覺得痛苦嗎,假如你把原來的遺憾上升到慶幸的話,你心中的痛苦、委屈就會被一種快樂、愉悅的心態取而代之。如果是那樣的話,你的行孝就會由原來的被迫而變成自覺,乃至心甘情願,原來的偽裝也會變成了真誠。假如你真正做到這一地步的話,你在世人心目中的孝子形象就樹立起來了,還會變得十分高大。在孝道不彰的當今時代,你的事實是不難被人發現的,肯定會被人所稱頌。你的事跡會被國家機關逐級上報,最終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孝道大典範。果真那樣的話,你的踐行孝道,也就給你自己帶來巨大的效益。從近裏說,你的子女會以你為榮以你為楷模,日後也會孝敬你的;你的行為在家族中代代相傳,孝成為家族的一大傳統,這是你為後人留下一筆巨大精神遺產。往遠處說,你會成為一麵孝的旗幟,國家會給你以榮譽和獎賞。你的事跡會廣為傳播,從而有益於世道人心,這便是社會效益。古人講“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你的踐行孝道,是屬於道德方麵,是立德方麵的不朽之盛事。由你的悉心行孝,你自身也就成就了不朽。何其輝煌乃爾!

或許有的讀者會質疑我的說辭,說我教唆人作秀,這我是可以承認的。但我又得說,作秀、假惺惺的行孝,總比拒不行孝好吧,因為人家到底有實際行動啊!其實,所謂的文明就是作秀。當然,我說的文明不是科技文明,是人文方麵之文明,具體說是人際關係上文明,即禮節,即是真正的文明。文明,在處理人與人際關係上就是心口不一,心裏想的與實踐做的不一。況且,在社會生活中強調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豈不是太苛求於人了嗎?你不妨翻翻曆史,向來社會的論人是隻看其人的行為及結果的,並不涉及其初衷。如果考究初衷,許多偉大的人物都要頓失光環,變成了渺小。如果考究初衷,曆史就得重寫,實在也無法寫。假如我們從人性的角度觀察人生、社會、曆史的話,你就會看到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十分正常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沒有任何的荒誕之處。因為,一切都是人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