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快速檢測澱粉品質7(1 / 2)

第六章綠豆澱粉摻雜玉米澱粉的近紅外檢測方法研究

61引言

眾所周知,綠豆澱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用途也非常廣。比如綠豆澱粉具有抗菌抑菌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腫瘤作用、解毒作用等。綠豆澱粉中含有相當數量的低聚糖(戊聚糖、半乳聚糖等)。這些低聚糖因人體胃腸道沒有相應的水解酶係統而很難被消化吸收,所以綠豆澱粉提供的能量值比其他穀物低,對於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而且低聚糖是人體腸道內有益菌——雙歧杆菌的增殖因子,經常食用綠豆澱粉可改善腸道菌群,減少有害物質吸收,預防某些癌症。

綠豆澱粉是最佳的澱粉,它是由綠豆用水浸漲磨碎後沉澱而成的,特點是黏性足,吸水性小,色潔白而有光澤,因此綠豆澱粉常用來做粉絲。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生產粉絲的澱粉原料必須是綠豆或者豌豆,不得用其他澱粉代替。但是一些粉絲生產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常把玉米澱粉摻雜到綠豆澱粉中來生產粉絲,最多的時候是添加到了80%。摻雜後的綠豆澱粉生產出來的粉絲有不耐煮、易碎等特點,嚴重地影響粉絲的質量和品質,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從製造粉絲的源頭出發,來檢測綠豆澱粉中是否含有玉米澱粉,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生產廠商的造假率。本研究應用近紅外漫反射光譜分析技術,探索研究了檢測綠豆澱粉中摻雜玉米澱粉的可行性,建立了相應的定量分析模型,並用獨立的檢驗集對校正模型的可靠性進行了驗證。

62實驗方法設計

621實驗儀器

德國布魯克光學儀器公司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漫反射樣品杯,OPUS65光譜采集及分析軟件,電子天平。

622實驗樣品

實驗用玉米澱粉和土豆澱粉均是從市場購買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澱粉,用電子分析天平準確稱量,在綠豆澱粉中隨機摻入濃度為0~78%,濃度間隔為2%的玉米澱粉,共製備40個摻雜樣本,並以摻雜後綠豆澱粉的濃度作為樣本的真值。

623光譜采集

將上述澱粉樣品放置在旋轉樣品台的樣品杯中,然後進行近紅外光譜采集。波數範圍12500~4000cm-1,波長間隔8cm-1,掃描64次取平均,環境溫度23~25℃。

63實驗結果與分析

631樣本的近紅外光譜

40個混合後的澱粉樣品的近紅外漫反射光譜圖如圖61所示。由圖可以看出,在12500~4000cm-1範圍內較為相似,帶有許多澱粉之間的相似信息,峰形、峰位差別很小,無法直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