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劉協睜開雙眼,隻見那女子輕聲低泣。為了不嚇到她,隻好敲了敲院門。
那女子瞬間警覺,往這邊看過來,劉協站立,正眼相視,想讓她知道自己並無惡意。卻見她比剛才還要驚訝,良久,她開口道:“伯和,你怎麼回來了?”
輪到劉協目瞪口呆了:“你怎麼知道自己的身份的?”
“看來小時候的事你也忘光了。伯和,當年在宮裏,還記得琰兒姐姐給你做的小毛筆麼?”女子道。
“我不記得以前的事了,琰兒姐姐,你是伯喈先生的千金麼?”劉協搖頭問道。
“家父為董公知遇,喪於王允之手,民婦正是蔡琰,見過陛下。”說罷,蔡琰施禮。
“琰兒姐姐快請起,這不是要折煞我麼?小時候的事我一時記不起,還請姐姐告訴。”
蔡琰便讓了座,開始跟他講小時候的事情。前幾年,董卓廢少帝,立了劉協,蔡邕深受器重,位居中郎,得見天顏。劉協年幼,便安排讓年長的蔡琰入宮陪讀。蔡琰知道劉協無父無母孤苦伶仃,作為大姐姐就時常照料,後來劉協也就非常依賴她。話音未落,門外便傳來兵馬的聲音,還沒來得及躲藏就進來了一群官兵。
那官兵的領隊一進後院,便問道:“小子,看你舉止不像是寒門出身,為何到此?”
“回軍爺的話,我族因戰亂流散四方,各自奔命,父母早亡,所以流離至此。”劉協一心在想應對。
“看來你也是出身書香門第,不知是何方氏族?”東漢查戶口指南一:首先問的就是對方的家譜。
“小子年幼時便與親人斷了聯係,是一位婆婆將我養育成人,我婆婆姓董,乃是河間董氏。”劉協說的便是董太後。
“原來如此。小兄弟高姓大名?”東漢查戶口二:家世靠譜再問姓名。
“不敢,小子姓董名侯,尚未取表字。”劉協被封渤海王前就受封為“董侯”,作為化名覺得毫無違和感。況且因為被姓董的人養大,隨她姓再正常不過。
“甚好,在下龐德,眼見門外有駑馬停駐,多有叨擾,還請蔡小姐恕罪。”
劉協不聽還好,眼前這位軍官竟然是龐德?!聽說馬騰安排了人駐守洛陽,想來龐德是跟隨馬超在這裏了。龐德看著眼前這小子沒有殺氣,舉止文雅,便不再追究。而且以蔡家的名望,不好把關係鬧僵,連董卓都知道尊重知識分子,所以馬騰知道蔡琰歸寧後,就叫手下好生照顧,不能怠慢。
“龐將軍忠於職守並無罪過,董侯是我家故人,流落至此,將軍若不嫌棄便一同吃過午飯再走?”蔡琰果然大家閨秀,話不多,卻大方自然。
“蔡小姐好意,令明心領了。”說罷抱拳而退,倒是瀟灑。
瞬間,兵卒魚貫而出,銷聲匿跡。劉協暗歎龐德果然是治軍有方,這樣整齊的親兵,最能體現一個將領的帶兵水平,從第一印象就能看出,這群親兵動作的迅速。劉協在上林苑練兵的時候,就練不出這樣的精兵,每個兵都充滿肅殺之氣,但是卻像是被風吹往一邊的燭火,齊齊指向主將所鎖定的目標。
洛陽古都殘破,卻也算是鐵打營盤流水兵——從何進到董卓到王允,李傕郭汜,再到現在的馬騰韓遂,都頂著漢庭的招牌在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都城上演一段段血腥的曆史。
正是:故國故人憶故事,新兵新將非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