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收拾行囊,劉協挑了一個商隊,隻帶了一些盤纏,和換洗衣物便上了路。
王越本想讓他帶防身的佩劍,但因太招搖被否定了。朱儁兩眼望著劉協,此一去恐怕今生無緣再見的傷感讓這個生性剛烈的老人沉默不語。朱皓還太小,否則朱儁也想讓他隨行。
劉協堅持自己孤身離開,司馬朗還在老家祭祖和打點生意,沒來道別。劉曄因為事先聽劉協交待過,要護河內安寧,所以也不能隨行。
漢朝還不流行用金銀作為硬通貨,所以帶的銅錢也很有限,劉協喬裝成搬運工,負責一些雜活。這家商隊的主人,是衛覬(但他對劉協的離開並不知情),衛家已經把寶都押在了河內郡治所,常年有人在這。
商隊要先去洛陽,在通過河運輾轉其他大城市。商隊裏基本都是青壯男子,負責鐵器之類的重物。太行山不是很好走,劉協從一出發就開始各種疏通道路,幫忙推馬車,閑暇的時候就去喂馬。
這幾天下來,劉協就覺得這勞動強度太可怕了,肌肉也隱隱作痛,不過好的地方是力氣更大了。他今年才十五歲,這兩年多運動,發育也快,看起來好像很成熟,但一幹活才知道,自己離成年人的差距還是很大。
衛家的商隊很有章程,也不嚴苛,如果實在幹不了活也可以領一點盤纏自行走人,所以很多人因此感恩戴德,更加賣力,也有一部分就是走一段路就會離隊。
一路上,商隊都在卸貨,收錢。鐵和陶土賣得尤為暢銷。到了洛陽,已經減了一半的貨物。
在洛水邊,商隊還在收拾船艙,現今的洛陽在幾年前的大火中燒得幹幹淨淨,那時候董卓抓了所有的大商人,抄家滅門,繁盛數百年的商業大都市毀於一旦。從洛水再往城中走,劉協還是覺得要買一匹良駒才行,於是又把這些天幹活得來的錢買了一匹駑馬。(這亂世,商隊多少錢都不願意賣掉良馬)
領了這匹駑馬騎上,劉協無意理會這裏的荒涼,向鬼城一樣的洛陽走去。這不由激發了雄性天生的好奇心,而且自由無拘的感覺實在太美妙了!
洛陽商賈不再,農民倒是沒有太少。劉協走到快入夜時,眼見前麵有家村落炊煙縷縷,就像沙漠裏見到綠洲一樣興奮。
催馬,拴馬,敲門,道明來意,入座,喂馬,一氣嗬成。
這麼貧乏的年代,卻有著助人為樂的樸實。這是劉協越來越喜歡這裏的原因,以前一直覺得,樸實不就是傻?然而真正懂得了什麼是善良,也許就會覺得,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傻子,才顯得迷人。
一夜無話,第二天問明去洛陽城的路之後,劉協揮鞭而去,這一個村落的村民還在為今年開春的穀種灑在哪片良田而斟酌。
終於到了洛陽城。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春望》】
才幾年的光景,城郭已經破敗,樹木叢生,蕭條的庭院在蛛網的透視下看得見許多銜著泥草的春燕。劉協步子走過一道道長滿青苔的台階,有些房頂已經坍塌,其他的要麼瓦片脫落,要麼門扉洞開。
騎著馬,慢慢看著這一條條街道,劉協想找個能安身的地方,這場景用來緬懷當年的繁盛最佳不過,可惜劉協不是杜甫。
終於,出現了一家磚牆的房子,看起來沒有太破。住過農村的人都知道,磚牆蓋的房子在那裏可以算作是豪宅了,普通的瓦房都隻是用泥牆夯實,經不起風雨洗刷。
這家“豪宅”似乎沒有主人,劉協栓好駑馬,一如既往,先喊一聲,再闊步前去。不進不知道,原來這裏的庭院整潔如新,而且遠遠似乎有琴聲。順著琴音,輕步而去,經過環廊,穿過中堂,往側廳走,再繞到後院,隻見一女子,手撫木琴,聽其聲,醺醺然閉目傾聽,一聲輕,一聲濃,如訴其哀,如聞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