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開春喜事(2 / 2)

“臨老了,看到國家危難也顧不過來了,但是所幸遇到陛下,我把我一生所見所曆所學傾囊相授,不會半點隱瞞。也算了卻一樁心願,雖死無憾。”

劉協自然安慰幾句,想想眼前這位老人,早年經商,後來當官,官場裏周濟朋友,甚至曾賄賂長官去救人。世間的善惡美醜也算看盡,馳騁沙場也不負男子漢與生俱來的血性。每個人的人生都很容易在社會的大染缸裏變得五味雜陳,評價朱儁的功過得失,劉協自認一時無法說起,現在作為自己的恩師,得到越來越多實戰得出的寶貴作戰經驗,是劉協最需要的。

過年了,劉協的家裏非常的熱鬧,有剛剛寫完《風俗通義》的應劭,大家都嚷嚷著要看仲遠先生的大作。劉協想了個法子,讓司馬朗去弄點紙張來謄寫多幾份,廣發天下傳閱。

這年頭,沒啥版權意識,反而是非常希望天下傳抄以博取名望,所以應劭非常樂意配合。做印刷,也不是沒想過,但是現在的技術措施不夠,而且開發的周期很長,是一件燒錢,起碼短期內無限燒錢的事情,所以劉協不打算這麼搞。

司馬家和衛家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司馬朗和衛覬都紛紛來劉協這附近造了宅院。過年的風俗是到了漢朝才有的,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出自《四民月令》】。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祖,這風俗多虧了漢武帝,他讓人創立太初曆,然後形成正月初一的概念。

這個時候還沒有爆竹,但是換桃符,守歲,飲屠蘇酒這些活動還是有的。

貼對聯這種習俗是明代才有,所以宅院裏比以往幹淨些,也沒有太多的變化,祭祖用的是酒肉,還沒有焚香,這讓劉協反而感到新鮮。忙裏忙外的他安頓好兩位老師,王越和朱儁,然後跟朱儁的兒子朱皓開始置辦各種物件。

朱皓還未成年,尚未有表字,朱儁老來得子,也倍加疼愛。但這不意味著溺愛,反而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一方麵是朱儁本身性情剛烈,另一方麵是朱儁很怕自己看不到兒子成人長大的那一天,所以想趁著自己能教,快點讓他成長。朱皓小孩心性,對父親既佩服又害怕,反倒是和和氣氣的劉協大哥哥讓他可以依賴和玩鬧。對於劉協,朱儁倒是放心,因此來到野王之後,朱皓名正言順地做了劉協的跟屁蟲。

朱儁嘮叨過後,劉協也開始差人去找皇甫酈。史阿還要回家,就沒留下來,古人對祭祖這種事情尤為看重,所以司馬朗和衛覬都回了老家,張楊常年在外,早已把家搬到住所,倒是省心。

團團圓圓,又有小成就,劉協在圍爐和大家吃團圓飯的時候,感覺到一種最原始樸實的溫馨。

正是:意動時時淪落客,心安處處係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