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野王將軍(2 / 2)

靈帝這麼搞,多半是被宦官們蒙騙(那時候還不稱之為太監),靈帝親近宦官也是正常的事,那些大臣一個兩個的要麼以忠臣自居不把他放在眼裏,要麼就是覬覦他的皇位。至於後世傳言的荒唐事,恐怕言過其實。畢竟,士族們掌握著輿論。

想到這,劉協才發現,世上的好人和壞人卻不能一概而論,所有人說的好壞恐怕也是別人過濾過的。劉宏至少也安排過廷議,封州牧,也是有救國之行的。但是國家的腐敗豈是他一個無能君王能力挽狂瀾的?

劉協無暇他想,現在既然在張楊這可以落腳,畢竟也算暴露了。而且董昭居然沒有像曆史上去迎接曹操,想來應該是還沒見過的緣故,這個人能不能爭取下,起碼弄到以後不要害自己。計較已定,一夜無話。

第二天照常向張楊問好,隻有張楊和董昭在房間,一見到就行跪拜禮,口稱萬歲。這個地方向來守衛森嚴,現在更是閑人止步。

禮畢,張楊開始介紹:河內郡現在的兵力強盛,粗略算過,有三萬多並州精兵,輜重部隊和機動部隊也有兩萬多,跟黃巾軍的數量肯定不能比,但是在於精悍。並州和涼州的兵馬相似,都是百戰之士,打起仗來,戰鬥力不可小覷。

而河內最糟糕的境況是,人才太少。

張楊是仁厚的人,但是在軍閥裏麵,卻是雜牌軍,隻因沒有顯赫的家世。

現代人看臉,而漢朝人看門。隻要你的門第夠高,像袁紹,就可以讓天下士子趨之若鶩。如果你要是門第不咋樣,起碼也要有名氣,就像曹**著許劭給自己個評論,提高知名度。

像劉協這樣,先是皇帝出身,再者在洛陽賑災救民的舉動已經讓他海內名聲大震,可以說張楊的興奮無以複加。隻是現在他在猶豫要不要打皇帝這張牌。

難怪劉協一過來,張楊就開始麵露難色。

等劉協聽完他所有的煩惱,便把眼光看向董昭。

董昭還是雙目篤定看著劉協,不用說,昨晚張楊已經保證不泄露出去,今早卻被董昭說得動心了。畢竟,自己空有精兵,卻無悍將和能臣。那些管理地方的事務想起來就頭疼,如果能打出皇帝的招牌,以現今的形勢,是非常樂觀的。

劉協道:“張將軍之意,朕已明白。隻是可曾想過,身份一旦暴露,來投奔的人是否會多過來搶朕的人?”

說完,張楊眉毛鎖得更緊了。

董昭開口道:“陛下,西都之急事出突然,才讓賊人們有可乘之機,今日如果能夠由陛下出麵招賢納士,必定事半功倍。太行險峻,天險足以助兵將以一敵百,必能保陛下無虞。”

“董先生知其一不知其二,長安之敗,非在地利,而關天時。京畿四周今年大旱,而天下諸侯,都有存糧,若扣關而圍,不消三月,兵自潰矣。”

董昭聞言,才知道,京城潰敗,另有隱情,而眼前的小皇帝,並非袁軍中口耳相傳的“董卓新立的小娃娃”。袁紹一直想讓其他的劉氏宗室稱帝,好讓長安的劉協孤立無援,所以在謀士圈子裏,對劉協的評議並不咋地。

劉協看他們都一籌莫展,便道:“若將軍相信,朕必能讓此處富饒。且讓將軍半年之內能有重金招募賢良。”

張楊聞言,兩眼放光,董昭也好奇劉協的提議。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錢就不愁招不到人了,而且今年因為天旱,兵糧緊缺,的確需要錢。

劉協卻賣了個關子,隻開出一個條件,讓自己謊稱是董昭的弟子或者屬下,不能暴露。

正是:四海富饒知亂象,三河窮困識忠臣。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