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韓遂並非官軍。
讀三國演義時都以為他倆是忠臣,但其實,他們比李傕、郭汜好不到哪裏去。【韓遂,字文約,金城人。】本名韓約,與督軍從事邊允俱為西州名士,其父與曹操為同年孝廉。韓約早年奉計進京,勸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何進不能采納,韓約恐為宦官所害求歸。正趕上涼州李文侯、北宮玉等人造反,殺了金城太守陳懿,劫持了韓約、邊允並推舉他們做首領,自此開始了韓遂的叛亂生涯。
被迫反漢後,韓遂成為朝廷之通緝犯,最終被朝廷稱為“反賊”,並遭到朝廷的出賞金追殺。因此,隻能改“約”為“遂”,並且最終也不得不舉起反漢的大旗,成為起義軍的首領。以誅殺宦官為口號的叛亂軍征服了西州諸郡,聚眾十萬,天下騷動,又先後擊敗了名將蓋勳和皇甫嵩,但後被張溫打敗。後來來來回回,有勝有負,不過基本是坐穩了“反賊”這一行當。
直到前幾年和馬騰聯盟,開始跟李郭二人打打停停的談判。
天下紛亂,由此觀之。
這幾年要是沒有劉協和賈詡在從中製約,按照曆史發展下去,長安隻會人相略盡。可惜,現在馬騰韓遂執掌長安,韓遂連閻忠這樣的名士都敢殺,何況區區弱民?閻忠是東漢末大名士,善於察人,賈詡少時並不出名,隻有閻忠異之,說賈詡“有良平之奇”。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皇甫嵩平定黃巾起義軍,閻忠勸其趁機政變,皇甫嵩不從,逃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王國敗,韓遂等劫閻忠為帥,閻忠不從,憤恨而死。
而馬騰的出身並不是想象中的馬援的後代,這隻是傳說。年青時貧窮,無產業,經常從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裏去賣,來養活自己。馬騰為人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麵鼻雄異,而性格賢厚,人們都很敬佩他。
長得帥,混血兒的那種帥法就對了。然後平時對人比較好,所以馬騰漸漸積累了好名聲,後來和韓遂合作,雖然也有鬧僵的時候,連馬騰的嫡長子都死了內訌之時。但這次結為異姓兄弟,關係空前密切。
可惜,共患難已不易,共富貴又何其難。
賈詡對他們完全沒有好感,單就他們逼死閻忠的行徑就足以令賈詡不與為謀。現在上林苑,隻是仗著兵糧充足,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在打敗了李傕之後稍作休整,便直撲上林苑而來。
上林苑自王莽以來就沒再打理,年久失修,根本沒有任何的防禦措施,劉協沒想到馬騰真正的目的是自己。公元195年五月,上林苑大戰,馬騰乘勝披堅執銳,連他的女兒馬雲騄都假裝男兒身,混入軍中。
這點賈詡並非沒有預料,但這已經是最後的避難所。他有良平之奇。我認為張良、陳平一輩子最擅長的就是保存自己,這點賈詡就完全是同列。但是他想不到,馬騰會反應如此迅速,而且不顧及一座長安的繁華。
這點誰也沒想到,因為馬騰之前多了一個年輕人改變了這一切,這人就是卻是史上並無記載的周尚。【周尚,字子揚,智略過人。】他是土生土長的長安士族,書香門第。因為李郭入長安殺得他妻離子散。很多死於亂兵之下,他的妻子劉氏正巧回了荊州娘家,幸免於難,但是從此也音訊隔絕,尋找多年都未有結果。見李郭疲困,便說服眾人響應馬騰,然後製定了一係列計劃奪回漢帝,掠為己用。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有抱負的人,是一個敢於和王允一樣力挽狂瀾的人。
劉協一直是很自信的,他相信李郭必定敗亡於內鬥。而後掌管三輔,屯兵關中,進取漢中之米賊張魯,退足以自保。崤函之固,足以抵抗諸侯,然而事實卻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他沒想到一貫處於弱勢的馬騰韓遂可以打敗李傕。而周尚出山亮相第一仗就奔著自己而來,周尚是個聰明人,也是沒落的士族,他想按照他的方式來救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