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安混戰(1 / 2)

長安此時的情形也不好,張濟連夜行軍,終於走了兩天兩夜趕到了城下,但是胡封不給他開門,因為李傕交待過,誰來也不開。

小白兔乖乖,把門兒打開。

不開不開我不開,舅舅不回來,誰來也不開。

張濟又一次進退不得,不過他馬上發現這次逃亡不隻有他。李傕也是迅速撤退,不到一個時辰,也到了城下,胡封開了城門,李傕雖然是大老粗,但還是懂點常識的。他明白,張濟突圍而出是不想卷入這場內鬥中,也明白現在必須依賴張濟的力量才能抵擋城外的軍隊。於是李傕就帶著張濟一起進了城,並罵了胡封一頓,說:“張濟是我的兄弟,你居然這樣對他,反了你了。”張濟心知這是李傕的故意討好,但還是免不了為胡封開脫:“胡將軍也是忠勇守城,盡責而已,請將軍恕罪。”這個求情的作秀成分很大,但還是得到了飛熊軍的一致認可。

李儒突然警覺道:“賈文和先生何在?”

胡封答:“已稱病多時。但有探子回報,其家人早送至上林苑,與那小皇帝

一起。”

“將軍,某請將軍速速尋來賈先生,大敵當前,若有賈先生在,如有百萬雄

兵。”李儒跪求。

“來人,速速拿我將令,到賈先生府上將其請來。”李傕下令。

“諾!”

~~~~~

“報~~~稟將軍,賈先生不在府上,隻有一老乞丐在府前,托來一封信。”

“速速呈上來。”李傕吃驚。

“諾。”

展開一卷竹簡,李儒才是識字最多的,讓他來念。隻聽得:

“為求一身苟活,禍亂萬民於水火,仆之罪也。願將軍平息西涼幹戈,實乃萬民之福。”落款是賈詡。

李傕不知道這賈詡是什麼時候良心發現的,更理解不了為什麼救萬民於水火和幫自己出謀劃策會是如此背道而馳,難道我李傕就是殘殺良民的代表,難道我李傕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對平民來說,李傕是惡魔。如果說董卓是混世魔王,那麼這些跟班全部都是惡魔,一個個全沒有把國計民生當做責任,而是隨意殺戮擄掠。馬蹄所到之處,農田踐踏荒蕪;烽火燎過之野,家室離散哭號。這幾年在長安,李傕郭汜不見得發達,但是民眾的生活卻是極度悲慘,因為這些人永遠不知道建設,而隻懂得怎麼破壞。

但李傕肯定自我感覺良好,連當世猛將呂布也被自己打跑。但是這次失敗讓他發現自己是多麼的脆弱,在別人的一封信下,自己殺了樊稠,殺了郭汜,那些也曾是稱兄道弟的盟友,如今連自己仰仗的軍師也背棄了自己。西涼軍其實都是迷信武力的,他們相信,暴力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因為暴力可以讓一切問題都歸為生死。

“來人,發兵上林苑,抓賈詡!”這就是李傕的憤怒。

“將軍且慢,那上林苑用兵一萬餘人,楊奉等皆身經百戰,非無能之輩,量難速取。若此時馬騰軍馬兵臨城下,如之奈何?”說話的依然是冷靜的張濟。

李傕卻是出離的憤怒:“賈詡背我!此仇不報,誓不為人!來人,發兵上林苑,抓賈詡!”

事情一如張濟所料,李傕前腳走,馬騰後腳就到了長安。

長安城穩固,但是馬超已殺得西涼軍喪膽。在馬超親自督促攻城戰開始,注定,這是一場意誌力的較量。這次馬騰軍用的是車輪戰術,早中晚三趟輪番攻城,而且時真時假。半夜鼓聲響了半天沒人來,半夜鼓聲響了三通就人山人海,張濟看出來這是疲兵之計,升帳議事便道:“如今,馬騰用疲兵之計消耗我軍鬥誌,如之奈何?”

帳下張繡朗聲道:“固守城池非善守之法,前番郿塢之戰,我軍士氣已然低迷。若不可出城戰勝,隻會坐以待斃。某願率三千騎兵出城與馬超一戰,若得勝則可守,不勝則不能守。”

如果換了別人,一定會覺得張繡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張繡冠絕北地的槍法遠近聞名,大家紛紛覺得此謀可行。

於是張濟下令由張繡帶領三千騎兵來攻馬超,並吩咐一切軍需必須補給充足不得延誤。

果然,第二日晌午,馬超又來愵戰,一通響鼓過後,軍陣已布好。正當攻城之際,突然城門大開,馬超軍先是詫異,馬上反應過來轉而興奮,一個個往城中殺來。隻見一鐵盔將軍率兵殺出,金肩銀鎧,紅色戰袍,手提一杆長槍,背後也綁了三根長槍。那時還沒有京劇,可以確定這身行頭不是為了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