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武爭鬥(1 / 2)

關中向來是固若金湯的,但這時卻是極其脆弱。因為李傕的飛熊軍連呂布都無可奈何,郭汜樊稠伍習等人的都擰成一股繩,他們非常像是今天的潮汕人,自己內訌雖多,一旦有外敵又會團結一致,所以很難從外攻破。而有王允的美人計在前,靠再送個美女也是不靠譜的,並且他們在這一點上很信賈詡和李儒兩個人的看法。李儒自不必說,人稱毒士;賈詡雖然也反感他們的做法,但畢竟是西涼人,因此也不願把他們趕盡殺絕。劉曄荀彧剛來不久不知道情況,劉協一個十四歲的身子,民望雖高但沒實功,難以取信於有識之士。

為今之計,隻有和劉曄荀彧商量,而他們得出的結論非常一致,策反賈詡。賈詡是有一顆匡扶漢室的心的,但是保家衛國四個字對於他來說也是先保家後衛國,起碼在國內相爭的形勢下。

劉協雖有主意,但是在這三國第一謀士的麵前不禁一陣陣發虛。究竟怎麼策反?

很快就找到了機會,李傕的士兵又出去搶人了,這次事情還比較嚴重,正在田裏拿著新農具的一村子人全部青年壯年被搶了一空,而且還搶了民女民婦。這一點李傕這個大老粗沒少幹,早已習以為常,然而朝中的老夫子卻毫不買賬,楊彪率先向西涼軍質問,為何在農時最關鍵的時候爭搶民丁?誤了農時今年的糧食怎麼辦?

李傕給他的答複是:沉默。

用沉默代替所有的回答,以表示充耳不聞,用沉默表示所有的漠視及輕蔑。

漢朝以儒家立國,東漢的儒學更是興盛,他們在看到這董卓第二的行徑時除了恐懼更多是憤怒。男人的恐懼通常都會演變成憤怒,由於李傕沒有董卓那般的強勢,所以人們對於李傕都是敢小罵一下的,這也導致了悲劇的後果。

滿朝的文官全部在朝堂之上公開羅列了西涼軍李傕部所有的罪行。基本還是比較屬實,人證物證俱在,看這個架勢,是玩命的。因為李傕擁兵自重人盡皆知,但沒人敢去碰他,但有句話叫眾怒難犯。

李傕謹記入朝前李儒交待的不要回應,什麼事情都忍下來,秋後算賬。

當大臣們說到李傕穢亂宮闈,意圖納先帝(少帝)之唐姬為妾,占用天子儀器,殘殺民眾甚至官吏的事跡的時候所有人都咬牙切齒,因為誰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到自己頭上。

士族和西涼軍不兩立是因為西涼軍沒想過要給士族活路,事實上李傕郭汜等人不失為一方豪強,但是為什麼之後會被描述成橫行無道的惡人,其實就是因為他們不給士族活路。他們自行任用官員,然後士族失去了世襲的特權;他們強行霸占了士族的田傭,擾亂生產,這點絕對是觸犯了他們最後的底線。

對於我而言,不管是士族還是西涼軍都是****!

一個殺人如麻,一個巧取豪奪,小偷遇上強盜而已。

突然我覺得,打倒西涼軍的時機到了,以前一直想著要西涼軍內部瓦解,但其實一直忽略了士族的力量,其實完全可以用士族的力量平衡他。正要發言,朝堂上荀彧搖了搖朝笏,劉曄緊盯著我搖搖頭,賈詡臉色一直平靜如水。

兩大謀士不同意,賈詡也看不出表情,劉協便識趣地不發言。

“此事關乎民生,農時在即,軍部必須馬上釋放民丁。”楊彪不會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