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正是開始思索人生的重要時期,人生觀的教學正符合他們的需要,學生討論、爭論特別熱烈。很多學校的學生都圍繞“人的本質是否是自私的”、“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爭辨,並開展“人生道路考察”等社會調查,逐步樹立起“人是社會的人”、“社會屬性是人的根本屬性”,“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活著就要為社會作貢獻”等等科學人生觀的一些基本觀點,懂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從而為今後樹立科學人生觀打下了初步基礎。有學生說:“以前我認為人生在世吃喝玩樂,通過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許多問題,初步找到了真正的做人道理”;還有學生說:“個人奮鬥、發展自我,是必需的,但又必需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要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服務,否則就會象希特勒一樣,成為千古罪人。”有的學校卷麵測試“學習新教材後給你留下影響最深的是什麼?”絕大多數學生回答:“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為社會多作貢獻。”
高二學生因新教材改掉了傳統教材抽象的純理論形式,而注入了合乎時代要求的新內容、新信息,加強了現實感,所以也學得很有興趣。通過學習學生更加關心祖國經濟建設,更加擁護改革開放政策。他們不滿足於教師課堂的講授,主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有的幫助校辦工廠進行市場調查,有的在校內搞起了股份製試驗,創辦攝影社等經濟實體。1988年物價上漲成為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有的學校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學過《經濟常識》的學生有59%認為;“隻有進一步改革才能穩定物價”,隻有9%的學生認為“改革應該停一停”。不少學生針對物價問題寫了小論文,運用價值規律來分析,對物價改革作出了論述。
高三學生對國家政治生活和國際政治現象比較關心,他們在學習《政治常識》時提出的問題也特別多,比較集中的是“政黨”和“民主”問題,反映出很多模糊和片麵的認識。通過教師的講解分析、學生的熱烈討論爭辯,特別是通過社會調查,訪問黨組織、政協及民主黨派的領導機關,對解決這些問題,收到了較好效果。有的學生原來認為我國實行一黨製,缺乏監督,民主黨派是“聾子的耳朵”(擺擺樣子)。學習“政黨製度”這一內容後,認識到我國實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製”,既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兩黨製或多黨製,也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一黨製,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學生還認識到民主黨派與共產黨的關係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它們的參政議政作用正在日益加強。對於民主問題,通過對國體、政體的學習,大多數學生懂得了,看民主首先應該看是“哪個階級的民主”,認識到資本主義民主在曆史上曾起過進步作用,在民主形式上也已經發展得較為完備,但畢竟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具有狹隘性和虛偽性;而社會主義民主雖然在目前還不夠完善,從形式上看,有些地方似乎還不如資本主義民主,但它畢竟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而且隨著政治體製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民主必將得到逐步完善和發展。學生在學習中初步學會了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分析國內外的政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