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科學運用多種批改方式
作業批改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具體的作業內容等情況,把堂上訂正與堂下批改、學生批改與教師批改、重點批改和全麵批改以及教師麵批麵改、學生自批自改、學生小組批改或互批互改、師生研批等多種批改方式結合起來,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多種批改方式。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批改方式,對於批改中發現的錯誤,教師都要引導學生認真做好析錯、治錯、改錯和防錯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業批改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信息在師生、生生間多向交流,從而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2.及時反饋與矯正。批改要伴隨及時的反饋與矯正
研究表明,教師隻有認真批改作業,通過講評等形式把正誤信息、評定等級及鼓勵性、建設性的評語及時反饋給學生,對作業中的優點、巧妙方法、清晰思路等及時加以總結、表揚和推廣,對作業中錯誤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並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及時矯正和消除錯誤,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改進學習。作業批改中的及時反饋與矯正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及時收齊並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及時把正誤信息及個別化、建設性、鼓勵性的評語反饋給學生。實踐表明,目前有些學校實行的AB兩套作業本輪流使用製度,延長了學生作業反饋的周期,不利於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掌握學情,也不利於學生拾遺補缺,及時訂正。第二,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並作針對性、有重點的講評。第三,要及時表揚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對未完成或未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要心中有數,給以必要的警示,但不要公開批評或訓斥。對於學生不完成或不能完成作業的問題,教師應仔細分析原因,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第四,糾正錯誤作業時,要讓學生做相同類型的其他作業或者對原作業題進行適當變更,要注意舉一反三。
3.重視批語的交流和情感激勵作用
批語是師生交流和情感激勵的平台。作業批改中,寫好批語,可以彌補“對”、“錯”判斷方法的不足,從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多方麵綜合評價學生,有利於溝通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證明,作業批改隻有勾叉和等級而無糾錯及鼓勵性的評語,就會降低作業批改的實際作用。寫好批語對發揮和提高作業的作用至關重要。新課程倡導師生的對話與合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批改作業中要帶著微笑和真誠,欣賞、讚揚學生的作業,與學生平等、互動地交流思想,從原來簡單的判斷走向師生對話和情感激勵,使作業批改成為師生人文交互促進的有效機製。要寫好批語,應做到突出重點,一語破的,少而精當,富有激勵作用。
4.做好作業檔案,總結教學經驗
作業檔案是指師生為了教、學和研究而保存的作業及其有關材料。每次作業結束,教師應及時總結,做好作業檔案,並指導學生建立和有效利用個人“錯解檔案”。就教師而言,作業檔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作業中易犯的典型錯誤及原因分析,各類學生完成作業的數量、質量和時間,作業中的巧妙解法或有獨創性的內容,從眾多資料中篩選編製而成的某一作業專題資料,報刊雜誌中具有研究借鑒價值的有關作業經驗,甚至可以逐步建立作業資料索引,等等。對於作業檔案,教師要定期歸納整理和分析研究,從中總結教學經驗,把學生典型的作業錯誤與矯治策略彙集成“病曆卡”與診治方案,使作業檔案達到內容適宜、立檔規範、檢索方便,以便為改進今後教學服務。
同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建立和有效利用個人作業的“錯解檔案”,定期抽查學生的“錯解檔案”,並根據各人情況寫上一些鼓勵性的批語,必要時,可針對“錯解檔案”中的錯誤再次進行測試,給學生一個改正的機會,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錯解檔案”既是學生重要的學習資源,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大量信息,是教師今後備課、上課、輔導的寶貴資料。
5.重視對學生作業過程的指導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