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後宮之主就草草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第二任後宮之主則是最終的勝利者,她就是鄧綏。
鄧綏與陰皇後也有親緣,他的祖父就是有“東漢蕭何”之稱的鄧禹。同時她也是護羌校尉鄧訓之女,母親陰氏是光武帝皇後陰麗華堂弟之女。
照這樣算下來,鄧綏可比陰皇後高了一輩兒,陰皇後得稱呼鄧綏一聲“姑媽”。
鄧綏五歲,太傅夫人很愛她,親自為她剪發。夫人年高眼睛不大好,誤傷鄧綏前額,鄧綏忍痛不吭聲。左右看到的感覺奇怪就問鄧綏,鄧綏說:“不是不痛,太夫人憐愛我為我斷發,不忍傷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鄧綏六歲能讀《史書》,十二歲通《詩經》、《論語》。她哥哥們每讀經傳,往往注意提出問題。她的誌趣在研究詩書典籍,而不問居家事務。她媽媽常常批評她,說:“你不習女工以供服飾之用,卻另外一心向學,難道你要當博士嗎?”鄧綏聽母親的話,白天操練女紅,晚上就誦讀經典,家人叫她為“諸生”。她父親鄧訓認為她與眾不同,無論大小事,往往和她詳細計議。
永元七年(95年),鄧綏與諸家女子一同選入宮中。她身長七尺二寸,姿色十分美麗,出類拔萃,左右都很驚訝。
永元八年(96年)冬,鄧綏入掖庭為貴人,時年十六。恭謙肅穆,小心謹慎,一舉一動,有規有矩。奉侍陰皇後日夜戰戰兢兢。與同列的妃嬪應接慰藉,常常克己體下,即使是宮人仆役,都加恩施惠。和帝深深地嘉許她的行為,鄧綏有病,特許她母親和兄弟入宮服侍醫藥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宮的日數。鄧綏對和帝說“:宮中禁地至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宮之地,對上來說讓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譏諷,對下來說使我獲得不知足的誹謗。上下兩相受損,我實在不情願啊!”和帝說“:別人都以經常能到禁宮走走為光榮,而你卻反以為憂慮,深深地自我抑製寧願吃虧,真是難能可貴而為人們所做不到的啊!”每有宴會,眾妃嬪貴人爭著打扮修飾,金釵簪珥光采奪目,裳衣羅綺鮮明照人,而鄧綏獨著素裝,沒有修飾,樸質無華。她的衣服有與陰皇後同顏色的,即刻變易它裝。假使與陰皇後同時進見和帝,則不敢正坐而離位站立,走的時候也是弓著身軀以示****。和帝每有所垂問,常表現遲疑而後對答,不敢在陰皇後之前爭著發言。和帝了解鄧綏用心良苦而曲體人情,感歎地說:“修身進德之費心勞力,竟是這樣的艱難嗎?”後來皇上對陰皇後日漸疏遠,每當鄧綏被召,往往稱疾不應。這個時候和帝多次失去皇子,鄧綏擔心繼嗣無人,常垂淚歎息,選進眾多美女進獻給和帝,以應帝之愛心並企獲得子嗣。
陰皇後見鄧綏德望稱譽一天比一天高漲,不知怎麼辦,就造祝詛,求鬼神加害於鄧綏。和帝有一次臥病很危險,陰皇後曾秘密地說:“我一旦得誌,決不讓鄧氏再有什麼人留下,一定絕根。”鄧綏聽到,對左右流涕說:“我用盡誠意侍奉皇後,不料竟得不到她的庇佑,而將獲罪於天。婦人雖無從死之義,然武王有疾,周公以身為武王請命;楚昭王病,越姬實現昔日心誓,自殺從死。我惟有一死上以報皇上的恩寵,中以解除我鄧氏宗族的災禍,下不讓陰皇後蒙受把我弄成人彘的譏諷。”鄧綏立即要飲藥自殺,宮人趙玉堅決進行阻止,並謊稱適才有使者來,說皇上的病己經好了。鄧綏信以為真,便打消了自殺的念頭。第二天,和帝病果然好了。
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陰皇後因搞巫蠱活動而廢除,鄧綏請求挽救沒有成功,和帝便更屬意於鄧綏。鄧綏更加說自己的病十分嚴重,深居閉戶以絕和帝之召幸。這時管事人奏請重立皇後,和帝說:“皇後之尊,與我皇帝位同一體,同等貴重,承祀宗廟社稷,為天下母,不容易啊!隻有鄧綏品德為後宮之首,才可以當得起。”到冬天,立鄧綏為皇後。再三推辭謙讓,然後登皇後位。親手寫好謝恩的奏書,深深陳述自己德行菲薄,不足以充當君王妻室的人選。這時,四方諸侯之國,貢獻方物,爭求得珍貴華麗之物,自鄧綏入主中宮,一律禁絕,歲時季節隻要供給紙墨就行了。和帝每次想封爵鄧綏家族,鄧綏往往謙讓苦苦哀求不讓進行,所以鄧綏的哥哥鄧騭在整個和帝之世不過是一位虎賁中郎將而已。
那麼,漢和帝是如何崩禦的呢?在他死後又發生了什麼變故?我們下一講再說。
請看下集:皇統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