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後將政權統於自己一人之手,獨斷專橫,強予決策。對於伐北匈奴,尚書、侍禦史、騎都尉、議郎等等都極力上諫,甚至指責竇太後“奈何以一人之計,棄萬人之命”,也沒有擋住太後為袒護竇憲而出兵。重創北匈奴後,是否繼續設立北單於,朝臣堅決反對,但由於竇憲奏請設立,竇太後不顧大多數人反對,同意奏請。
竇太後還把大批竇氏家族子弟和親朋故友,任為朝官或地方官,從而上下勾結,專權放縱,報複打擊,為所欲為。其弟弟竇景放縱奴仆胡作非為,甚至白天公然攔路搶劫,侮辱婦女,而“有司莫敢舉奏”。
竇氏為維護專權,安插了大量黨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與親信。當初,劉肇在長安召見竇憲,朝臣甚至議論稱之“萬歲”,尚書韓棱憤怒指責“禮無人臣稱萬歲之製”,才算止住了這場鬧劇。這一方麵說明竇氏權勢的貴盛,另一方麵也說明時臣趨炎附勢的風氣。因而,和帝執掌政權後,立即清理竇氏殘黨餘孽,太尉宋由因為竇氏黨而被罷免,後自殺。其他親朋故舊,凡是依仗竇家的關係而做官的,統統被罷免回家。
竇憲還養了許多刺客,實行暗殺政策,謀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見、可能危害竇氏的人。在漢明帝永平年間,竇憲的父親竇勳犯罪,韓紆審理此案,考實竇勳坐獄被誅。竇太後當政時,韓紆已死,竇憲即派刺客刺殺了韓紆的兒子,並帶回他的首級拿到竇勳墳上祭奠。周榮為尚書袁安府吏,袁安上書言竇憲驕縱、竇景腐敗、不宜立北匈奴單於等奏議,均出自周榮之筆。竇憲門客徐齮非常嫉恨他,於是當麵威脅他。
還記得我們所說的漢明帝時期的大司空竇融麼?那就是這位竇太後的曾祖父。竇太後的祖父竇穆、父竇勳,皆坐事死。竇勳娶東海恭王劉強之女沘陽公主,生長女竇氏。幼年時,眾人見竇氏,皆言當大尊貴,並非為人臣妾之容貌。竇氏六歲能書寫,家人皆稱奇。
但是最終將東漢拉向了外戚****的,便是章帝和馬太後。章帝建初二年(77),竇皇後與她妹妹都送入長樂宮,進止合乎規矩,風度容貌都很出眾。章帝聽說竇皇後有文才美色,多次向眾姬傅母打聽。召見時,章帝覺得優雅而美,馬太後亦覺其不凡,因而前往掖庭,於北宮章德殿麵見竇氏。竇皇後天性敏捷,盡心地承歡應接,上下前後應酬很得體,因而好名聲一天天傳揚開來。第二年,遂立竇氏為皇後,妹為貴人。建初七年(82年),追諡竇皇後之父竇勳為安成思侯。竇皇後寵幸殊特,專固後宮。
後麵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但是竇皇後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皇帝必定要長大,長大了的皇帝可是真不好管束。
竇太後剛愎放縱,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滿。他們不斷上書進諫,有時甚至以死抗爭,僅據《資治通鑒》統計,短短的近五年時間,大臣就針對各種問題上書十五六次。
竇氏父子兄弟同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穰侯鄧疊和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鄧磊,母親元氏,竇憲的女婿射聲校尉郭舉,郭舉的父親長樂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結在一起。其中元氏、郭舉都出入宮廷,而郭舉又得到竇太後的寵幸,他們便共同策劃殺害劉肇。劉肇暗中了解到他們的陰謀。
正當永元元年(公元89年),漢軍連戰連捷,竇憲因此威名大勝的時候,竇太後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養子最終會將他們家族一網打盡,而所使用的正是身邊的“紅人”。
劉肇的計劃能夠成功麼?下一步劉肇又會采取什麼樣的政治方略呢?
請看下集:宦官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