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附錄:西漢朝僅存的四大廟號(1 / 1)

為什麼我要在東漢卷講述西漢的皇帝,那是因為對於西漢的皇帝的廟號,大家還有一點誤解,可能大家都以為稀罕皇帝每個人都有廟號,拋去被扶植的漢惠帝、漢前少帝、漢後少帝、漢哀帝、漢平帝、末帝劉嬰。

我們讀曆史的時候要避免犯電視劇的錯誤,就要明確的辨析每個王朝的真真假假,是官方還是個人,就比如我今天要講的話題,也就是關於漢王朝皇帝廟號的問題。

大家在看曆史書的時候,總會看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駕崩,諡號為某某皇帝,廟號為某某宗或某某祖(因為宗總比祖多),有的祖還是後代追封的。書上所說的

“某某宗”和“某某祖”,如我們講的“高祖”、“中宗”、“敬宗”等,都是後來的追封。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辨析這西漢朝的皇帝廟號。

第一個存在官方廟號的皇帝毋庸置疑就是漢高祖劉邦,而漢高祖的廟號也很精明的選擇了一個在每個朝代都會出現的字眼——“太祖”,所以劉邦的諡號就變成了“太祖高皇帝”。而我們看一下劉邦的心路曆程,就會發現,從一個基層的公務員幹起,一直到他成為偉大領袖,一共經曆了大約二十年的時間。普通人當一個公務員二十年也就到了退休的年齡,而他在當上最偉大的公務員的時候,竟然還能滅韓信、誅彭越,當之無愧。

第二個存在官方廟號的是漢文帝,漢文帝的廟號是太宗。古代“創業者為祖,守成者為宗”,所以漢文帝是第一個敢守成的皇帝,所以漢文帝當之無愧。

至於景帝,他隻有一項功勞,那就是將自己堂叔和堂兄發動的七國之亂剿平,除此之外,他縱容弟弟的錯誤,最終沒有辦法加入廟號。

第三個帶廟號的是劉徹,因為他的前期和中期,都是在繼承文帝和景帝的誌向,開疆拓土打下了六百萬平方公裏的江山,著實不錯。雖然後麵他變得理智過了頭,殺死長子,斷了漢朝後麵的六十年的國祚,但是不失為一個強悍君主的作為。

昭帝之所以沒有廟號,是因為他一直都被霍光把持著,偶爾有功績也會被史學家認為是霍光的功績,所以沒有廟號也是自然的。

第四個廟號是宣帝劉詢,他的廟號是中宗。他有廟號主要的理由是他誅滅了霍光一族,使得漢朝又步入了曆史的正確軌道,但命運多舛,又特別引人同情。所以這個廟號給的非常好。

至於漢元帝,那就更不必說了。漢元帝是最後一任太平天子,他死後,漢朝馬上就向著下坡路猛力衝去,漢成帝因為寵幸趙氏姐妹,最終連命都不保了,更不用說廟號了。

為什麼我要在東漢始終再將西漢史“回鍋”一遍,那是因為漢光武帝是這些官方廟號的審核人,不過這些有廟號的人是破舊立新之人,所以這樣的審核是可以的。

在講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同學問我:“這些廟號如果不是西漢人自己追封的,那又會是誰呢?”

我當然會回答:“如果這些廟號不是西漢皇帝封的,那麼東漢光武帝就隻分封了四個,其他的廟號,當然也包括東漢的廟號,絕對是漢朝獻帝自作主張封的,沒有曹阿瞞的卵事。”

好了,再解釋下去就開始劇透模式了,這個附錄就講到這裏為止吧。

下一卷我們該講一下第二位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