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更始王朝(2 / 2)

綠林軍的組織本來並不十分嚴密,而他們與舂陵兵之間也隻是一種協同作戰的關係。棘陽大捷後,聯軍發展到十餘萬人,將領們越來越感到“眾雖多而無所統一”的狀況已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已成為迫切的任務。在天命皇權思想的影響下,選擇劉氏宗室做皇帝的意見占了上風。劉縯依仗舂陵兵的實力,自稱“柱天大將軍”,準備爭奪皇帝的位置。

南陽地主也大多欲推他作皇帝。但綠林軍將領卻不擁護他,他們推舉了一個“避吏於平林”的劉氏宗室、更始將軍劉玄作皇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初一,新市、下江、平林、舂陵等各路義軍正式推舉劉玄當了皇帝,國號“漢”,改年號為“更始”,以公元23年為更始元年。曆史上稱這個政權為更始政權。

更始政權以劉玄的族父,即劉秀的叔父劉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他將帥“皆九卿將軍”。至此,更始政權的組織機構便初具規模了。更始政權的建立,對全國各地的反莽義軍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史稱“是時海內豪傑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

在這種大好形勢下,更始政權於三月派出多支隊伍,向正北和東北方向的潁川、汝南及沛郡等地展開進攻。成國上公王鳳、太常偏將軍劉秀等率軍北入潁川,接連攻克昆陽(河南葉縣)、定陵(河南舞陽)、郾(河南郾城)

等地,前鋒進抵距洛陽不遠的陽關一帶。義軍在昆陽等地獲得了大量物資,“多得牛馬財物,穀數十萬斛,轉以饋宛下”,有力地支援了圍攻宛城的軍隊。五月劉攻克宛,劉玄便將宛城定為國都。

劉玄稱帝,對於劉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南陽地主集團也對此十分不滿,對劉玄“多不服”,劉縯的部將劉稷公開揚言:“起圖大事者,伯升(劉字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為者邪”。隨著起義軍的節節勝利,南陽地主集團與綠林軍將領之間的矛盾開始公開化。早在更始政權建立前,平林兵曾進攻新野,但久攻不下。新野城宰宣稱:隻要有劉縯一封書信,即可交出新野城。更始政權建立後,劉玄派劉前去攻打新野,當劉縯率兵至新野城下時,新野宰果然開城門投降。

五月,劉又順利地攻占了宛城,“自是兄弟威名益甚”。劉縯在更始軍內影響的迅速上升,引起了更始帝群臣對劉的猜忌。繡衣禦史申屠建在一次聚會上曾暗示劉玄早下決心除掉劉縯,但劉玄猶豫不決,將其放走。但雙方的矛盾並未就此了結。不久,更始政權授予劉稷以抗威將軍之職,但劉稷竟抗命不受。當更始群臣要殺掉劉稷時,劉縯又公開出來保護。在這種形勢下,劉玄在申屠建和朱鮪的堅持下,將劉稷與劉縯一起處死。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