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改製失敗原因是很多的,有主觀也有客觀,主觀就是我們上麵的四點內容,客觀就是一點,那就是自然災害等不可變力。王莽仿照《周禮》的製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製、更改官製與官名、以王田製為名恢複“井田製”,把鹽、鐵、酒、幣製、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製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製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複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但王莽的改製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王莽的改革最終導致了人民的反抗,在反抗之中崛起了一支皇族後裔,這支皇族後裔將王莽政權完全淹沒。王莽招惹的這支皇族,與劉邦還有一點關係。因為這支皇族是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的七世孫,雖然說與漢景帝和漢高速攀上了關係,但是從血緣上麵已經離得很遠了。據讖緯學說上麵的講述,王莽為白帝的兒子,當年劉邦戰蛇是腰斬而不是斬首,所以這一次王莽失算了,因為腰斬隻是從中間打斷,而等到自己去世之後,如果不出意外,漢朝將繼續支持近二百年。王莽招惹的這支皇族也姓劉,但是劉氏後麵還有一個姓氏,那就是陰氏,而這個陰氏最著名的人就是那位皇後陰麗華。當然下一講我們還沿著王朝路線走,因為兩大軍事集團的正式建立是造成王莽統治危機的一大致命因素,也是漢朝的世祖皇帝的發家墊腳石。王莽建立的王朝經過他一係列的改革徹底的出現了裂痕,不僅國際矛盾沒有解決,就連國內也亂了套。因為王莽的改革是“托古改製”,所以他仿造的古製實在是抄襲說不上是假借,所以王莽傷害的還是農民。
而且這個時候新朝的疆土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所以王莽的殘酷壓榨,加上一連串的天災,逼得農民走投無路,紛紛起義。東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農民起來反抗官兵。但是最初起來反抗的並不是劉秀家族,而是兩名姓王的將軍,畢竟這個社會一切皆有可能,何況這亂世呢?王莽就這樣的陷入了自己改革塑造起來的怪圈之中。王莽五十四歲登基,本來就不應該對國家製度做大的調整,但是他破天荒的完成了改革,但是超越時代要求的改革最終會走向光明還是走向黑暗,光是看一下前麵列舉的四點,就足夠說明問題了。王莽的敗亡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本來王莽篡漢的心給就已經引起了天怒人怨,本來改革就經受了重重阻力,王莽是白羊座,所以有時候辦事冒進是必然的,但就是這種冒進導致了自己的敗亡。王莽的失敗另一方麵的原因是用人不善,因為他用的都是些武將,疏於對臣民的教化,馬鞭是不會讓人服服帖帖的,那麼當這些暴力無法使人信服的時候,王莽的死亡就是必然的了。王莽的死幕後真凶是誰,現在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我們也不能按照曆史書上寫的那樣去探究真切的曆史,因為畢竟史書上寫的也是後人經過修改後的成品。究竟劉秀家族是怎樣迎接快要成功的果實的,在劉秀的前方,又會經曆怎樣的磨難,他又是怎樣克服的呢?如果上麵的問題提示不了下一章我們要講的內容,那麼我們再換一種問法,換一種更深層的問法,王莽的這些改革內容又會導致什麼樣的起義事件呢?王莽大皇帝又是怎樣一步步的垮台的呢?王莽的改革暫時就講這麼多吧,講多了就成了“翻案風”了。其實在我的心裏也很為王莽感到不值,雖然他做過對未來改革有利的事情,但是改變不了他亂臣賊子的麵目。
請看下集:更始王朝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