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痰濕從身體裏趕出去
一個人暴飲暴食,長期營養過剩,很容易形成痰濕體質。營養過剩有絕對的營養過剩和相對的營養過剩。絕對的營養過剩就是吃了很多食物;相對的營養過剩就是看起來吃得不多,但相對於熱量消耗和基礎代謝來說偏多。比如肥甘厚膩或經過精細加工的食物,通常熱量很高,雖然很好吃,但是吃太多便會影響脾胃。
脾胃主運化,其消化能力有限,攝入食物過多,很多食物不能消化吸收,或者沒有被充分利用,便容易形成痰濕。這些痰濕堆積在皮下就導致肥胖,堆積在血液裏就會導致血脂高,堆積在肝髒就是脂肪肝。在夜間,陽氣潛藏,五髒六腑也需要休息,常吃夜宵就會傷陽氣,並促生痰濕體質。
祛濕從調理脾胃開始
脾在身體裏的作用很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進行,都依賴脾胃的運化作用。當脾受到損害時,生理功能就會下降,結果就是水濕運化不利,導致人體出現浮腫、便溏、困重、食少等痰濕症狀。
痰濕體質者的脾胃受到傷害時,會有口淡無味、口膩、口甜、口苦等異常表現。這時應該重點調養脾胃,多吃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銀耳、薏米、香菇等。
化痰飲食,向“痰”宣戰
中醫認為,痰濕體質是因為水濕停留在體內,沒有及時排泄,在熱的作用下,鬱化成不正常的津液,即“痰”。“痰”破壞身體的內環境,是我們身體內的垃圾,堆積久了就會引起其他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所以要想改變痰濕體質,必須清除掉“痰”。
很多食物都具有化痰祛痰的效果。我們這裏所說的化痰祛痰,和平常說的感冒時止咳祛痰是不同的。這裏的“化痰祛痰”,不單單是指人吃了之後不吐痰,更是指要徹底地消除體內淤積的水濕。具有這類效果的食物有辣椒、茼蒿、柿子、杏仁、蘋果、大蒜、甘蔗等。
多吃苦,趕走身體裏的“濕”
痰是由濕而生,而身體裏堆積的濕多了,又會因濕而生熱;有些人愛喝酒,酒如同催化劑一樣,會助長身體裏的濕轉化成熱,這就是形成了痰濕體質的另一種類型——濕熱。要想解決“痰”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如何祛濕清熱。
中醫認為,大多數具有“苦味”的食物都有清熱瀉火及降逆等作用,對祛除身體裏的濕熱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說,濕熱體質者在日常飲食中應該主動地多吃苦味食物,如鯉魚、金針菇、紅小豆、扁豆、薏米、冬瓜等。
拒絕甜膩的誘惑
肥厚甘膩類食物中脂肪和糖含量都很高,食後不但會使人發胖,還會造成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腸功能紊亂,既影響機體對營養的正常吸收,又容易鬱結體內而致病。所以日常飲食中要以清淡為主,遠離肥厚甘膩類難以消化的食物,如肥肉、煎炸食品。
痰濕體質飲食宜忌
●適宜食物
薏苡仁:性涼味甘淡,有健脾祛濕、清熱化痰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其能“健脾益胃”。適合水腫、濕痹、小便不利、腳氣、脾虛者食用。以薏米煮粥,可有效消除身體的燥熱和沉重感。
高粱:性平味甘,有“五穀之精”的盛譽。有健脾益中、燥濕祛痰、養胃止瀉,對小孩消化不良、脾胃氣虛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綠豆:性寒味甘,具有很好的消暑利水作用,適宜痰熱哮喘、水腫尿少、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及腎炎患者食用。
白菜:性平味甘,有通利腸胃、除煩解渴、利尿通便的功效,適宜習慣性便秘、肺熱咳嗽、腹脹及發熱之人食用。
茼蒿:性溫味甘,既可補腦、降血壓,又有清熱利水、消除水腫的功效,能改善失眠多夢、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茼蒿煎汁,與蜂蜜共飲,能祛濕化痰止咳。
冬瓜:性涼味甘,有化痰止渴,利尿消腫的作用,可改善水腫、痔瘡、小便不利、肝硬化、高血壓等證。尤以利尿見長。
金針菇:可抑製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病及胃、腸道潰瘍,能有效地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抗腫瘤。
苦瓜:性涼味苦,有清熱解毒、明目利尿的功效,還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夏季常吃可祛濕解暑熱,經常上火的人食用可敗火祛燥。
扁豆:性平味甘,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等功效,常用來治療脾虛嘔逆、暑濕吐瀉、泄瀉水腫等病症,是痰濕體質者的天然保健品,能有效緩解痰濕體質夏季及午後的沉重感、疲倦無力等。
紫菜:性涼味甘,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的功效。能治療因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所含的多糖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明顯地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總含量。對飲酒過多、水腫、小便不利有很好的療效。
鵪鶉肉:有補益氣血、清利濕熱的功效,它能“消結熱”,可去除痰濕體質者鬱結在內的熱,防止“痰”的形成,也能緩解痰濕體質者不思飲食的症狀。
●禁忌食物
不適宜痰濕體質者食用的有甜、黏、油膩、酸澀、肥甘厚味的食物,如石榴、飴糖、大棗、柚子、李子、枇杷、甲魚、酒等。忌暴飲暴食或進食速度過快,也不宜多吃鹽。
生活調理細節
痰濕體質的人,居室應保持幹燥,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裏。衣著要易透濕散氣,經常曬太陽、多做戶外運動,多做一些休閑活動,保持愉快心情。
起居養生
●睡眠環境要幹燥
睡覺時一定不要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而且要保持室內空氣幹燥。此外,在夏秋之交,一定要特別注意居室和工作場所通風。
●注意大小便情況
痰濕體質的人要注意自己的大小便情況,當大便次數過多,大便不成形,尤其是清晨大便急,一瀉為快,夜尿頻繁,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時,就應該及時調理,健脾除濕。
●服飾
衣服要保持寬鬆,麵料要以棉、麻、絲等易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有利於汗液蒸發,祛除體內濕氣。洗過的衣服要充分晾幹,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
運動養生
痰濕體質的人一般體形較胖,適合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如快走、慢跑、散步、武術、球類、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以及各種舞蹈等。尤其是走路,人在走路時,腳部肌肉的收縮和鬆弛能迫使血管進行擴張與收縮運動,加速血液的運行和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痰濕體質者最好佩戴計步器,有意識地增加走路時間。
情誌養生
痰濕質的人性格偏溫和、多善於忍耐,做事遲緩,可以選擇讀書吟誦、養花賞花調節情誌;也適合欣賞一些古典音樂,既能使人心境平和,又能使人產生心靈上的震撼,對人的情緒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中藥調養
●常用中藥飲片
茯苓:是寄生在鬆樹根上的菌類植物,有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的功效。而且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除濕的常見藥物。
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具有祛痰排膿、降低膽固醇、增加膽酸分泌等功效。此外,還有解熱鎮痛、抗炎鎮靜等作用。對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小便癃閉等病症有輔助療效。
●常用中成藥
桂枝茯苓湯、五苓散、參苓白術散、二陳湯等。
中醫保健法
痰濕體質者要健脾利濕、化痰去濁,艾灸調養則以健脾益氣、利濕化痰為基礎,保存體內陽氣。
灸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施灸時需兩人配合,宜采用回旋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於一旁,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穴位,距離皮膚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複或反複旋轉施灸。
施灸時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鍾。
功效:調理肝脾。
灸足三裏
位置:足三裏在外膝眼下3寸(約4橫指寬)、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可以自己施灸,宜采用溫和灸的方法。施灸時,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距皮膚1.5~3厘米。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鍾,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
功效:祛除下肢的寒氣,調理脾胃。
灸天樞穴
位置: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旁開2寸(3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鍾,一般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調理胃腸,疏通大腸腑氣。
走進特稟體質
提到特稟體質,也許知道的人並不多,甚至有的人都沒有聽說過。不過提到過敏,或許會有很多人響應,這是因為過敏是常見而且令人煩惱的問題,有的人正常生活甚至總被過敏幹擾。過敏是特稟體質的人在遇到某些物品時身體的一種表現。
過敏是身體自我保護的反應
不少人存在花粉過敏、花草過敏的現象。他們為什麼會過敏呢?答案就在於他們的特稟體質。特稟體質的人之所以會有過敏的現象,是因為他們身體的本能保護被外界激發了出來,以某種狀態提醒他們,要遠離某些特定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有可能會讓他們陷入危險中。
在特稟體質的人的體內,存在著這樣一種物質,它們在一般的情況下並不會出現特別的情況。但是,一旦條件合適,或者說一旦它們受到了某方麵的刺激,這些物質就會對人體產生作用,使人體的某些器官或者部位表現出一定的反應,比如瘙癢、紅腫、水腫等。
特稟體質的人其體內含有的這種物質與抗原類似,導致特稟體質過敏的主要物質就是過敏源。在特稟體質的人體內,有某種物質的過敏源存在,一旦過敏源被某種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刺激,就會產生作用,表現在人體上就是過敏反應。
對過敏認識的六大誤區
人們對過敏認識的錯誤,歸結起來有如下六種。
首先,很多人都認為過敏反應是人體免疫力增強的表現,是有益處的,生活中甚至有人在過敏發生以後,並不去治療。正因為這個錯誤觀念的影響,曾有人認為自己是過敏體質,那麼自己就不容易得病。可是,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流感肆虐的時候,那些過敏體質的人感染流感的概率並不比常人小。其實,過敏反應是一種免疫力增強的反應,但這種免疫力增強卻是一種病理性的免疫力增強。過敏反應是一種不正常反應,並不會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其次,就是人們認為過敏性鼻炎隻不過是在發作的時候有點難受而已,在過敏反應結束的時候,自己仍然同正常人一樣,所以,治療不治療都沒關係。其實,這種認識是絕對錯誤的,也具有非常大的危險性。
醫學調查和研究證明,有很大一部分具有過敏反應的人,因為沒有及時治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最後導致疾病加重,甚至危及他們的生命。所以,如果有人對某些物質過敏的話,就應當及時進行治療,以免因為錯誤認識而使自己的病情惡化。
第三,很多過敏體質的人錯誤地認為致敏源比如花粉、粉塵之類的微粒物質是直接進入人體內部的,並與鼻腔、氣管等接觸後才發生過敏的。其實,人體是在同致敏源接觸後,致敏源與人體的免疫係統發生作用,激活了人體內的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並最後釋放出過敏介質,然後這些物質進入血液中,通過血液與人體的眼結膜、皮膚黏膜等結合後發生過敏症狀的。
第四,過敏無法根除。一直以來,多數人都覺得過敏就同那些皮膚癬一樣,是無法根治的。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醫學已經證明過敏不再是“不治之症”。O?P?C?的發現就證明了這一點。O?P?C?可以把致敏源同身體的不良免疫反應降低到最低限度,並最終從根本上改善過敏者的過敏體質,從而根治過敏。
第五,過敏藥物具有即時效果,犯病時用就可以了。很多立竿見影的抗過敏藥多數是抗組胺藥和激素之類的藥物,這些藥物不但會讓人體產生困乏感,同時對人體的肝髒還有損害;激素類的藥物還可以使人變得肥胖,並且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人體的皮膚表層會出現色素沉積的問題。更應該注意的是,有些抗過敏藥物在用的時候很有效果,但在停藥之後,過敏就會立刻複發,並且症狀還會加重。所以,人們對過敏藥物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第六,過敏體質不會遺傳。美國的權威醫院曾做過專項研究,最後發現,當父母中的一人是過敏體質時,其子女將有可能是過敏體質;當父母兩人都是過敏體質時,其子女是過敏體質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也就是說,過敏體質具有遺傳性。另外,遺傳性的過敏反應並不是隻出現在某一個特定的器官上,其他的器官和組織都有可能發生過敏。還有一點就是,家族中的過敏體質成員的過敏現象和過敏疾病並不一定相同。如果家族中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史,那麼,其後代也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可能。所以,有過敏性疾病的人一定要治療,以免遺傳給自己的後代。
遠離過敏源
正常人體內都有一套生理的保護性免疫反應係統,當外來物質侵入人體時,人體就會通過免疫淋巴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將入侵物中和或消化掉。而特稟體質中的過敏一族,他們的免疫反應靈敏度超出了應有的程度和範圍,通常會將一些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的外來物質視作入侵者,並對其進行中和或消化,這樣就會傷害身體的某些正常功能,從而引發局部甚至全身性的過敏反應。他們會對花粉、氣味、食物、藥物,甚至於季節產生過敏反應,而出現打噴嚏、哮喘、瘙癢、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症狀。所以生活中這些人一定要避開這些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
臨床中很多患者都是因為反複接觸過敏源,導致病情反複加重、遷延不愈。因而建議經常過敏的患者,了解自己的過敏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到醫院進行過敏源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接觸性的、食入性的還是吸入性的過敏源引起的過敏反應,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把過敏當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檢查和治療,最終導致嚴重的後果。另外,還要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以便有效地對抗過敏。
易感疾病調養
特稟體質又稱特稟型生理缺陷、過敏體質,是指由於遺傳因素和先天因素造成的特殊狀態的體質,主要包括過敏體質、遺傳病體質、胎傳體質等。
哮喘——特稟體質最常見的病症
哮喘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症,屬於慢性支氣管疾病。病者的氣管因為發炎而腫脹,呼吸管道變得狹窄,所以導致呼吸困難。哮喘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類,特稟體質的哮喘常是外源性的,是患者對致敏源產生的反應。致敏源包括塵埃、動物毛發、花粉、衣物纖維等等。外源性哮喘的發病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兒童。除致敏源外,情緒激動或劇烈運動都會引起哮喘發作。
●哮喘的防治
一般來說,對哮喘的防治,要注意三點:
1.要避免接觸過敏源,嚴禁吃刺激性強和過冷過熱的食物,如煙、酒、蔥、薑、蒜、辣椒以及過甜或過鹹的食物。
2.防寒保暖。冬季天氣寒冷,溫差大,最容易引起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人體在寒冷中調節自身體溫的能力依賴於每日從飲食中攝取的鐵的含量。所以,日常生活中可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和蔬菜,如瘦肉、家禽、魚、豆類、葉類蔬菜。吃肉時最好飲用橘汁,以增強人體對鐵的吸收。此外,還要注意鍛煉,要用冷水洗臉或擦身以增強抗寒力。
3.在哮喘症緩解期,要防止複發,一般以補腎納氣、健脾化痰為主,如服用蛤蚧定喘丸等藥物。
●食療妙方推薦
1.刀豆子焙焦研粉,每次6克,用甜酒送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