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缺水的陰虛體質,養生要滋陰降火(3 / 3)

●遠離麻辣火鍋之類的食物

麻辣火鍋的主要原料是牛羊肉,其性溫而熱,鍋底常用一些辛辣香燥的調料,如辣椒、花椒、胡椒、生薑、桂皮、八角、小茴香等。陰虛的人若常吃這些熱燥辛溫的東西,想不吃出問題也難。當然,陰虛體質的人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火鍋,但盡量選擇清淡的海鮮火鍋,因為大多數海鮮都有滋陰去火的作用。如果實在抵擋不住辣味的誘惑,要注意“吃熟不吃生”,辣味食品中一部分的辣味會隨著烹飪消失,還有蔥、薑、蒜等煮熟後辣味也會減輕很多。

陰虛體質飲食宜忌

●適宜食物

小米:小米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益氣滋陰、健脾補虛的功效,有“代參湯”的美譽,最宜體弱的人和孕婦、兒童食用。

黃瓜:黃瓜屬於性涼的食物,可以緩解陰虛體質的燥症、大便困難、五心煩熱等不適,生食還能生津止渴。尤其是黃瓜中含有的維生素B 1,對陰虛引起的習慣性失眠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藕:藕味甘性寒,可生食也可用來做菜。生食能止渴潤燥、清熱化瘀,熟吃能健脾開胃、固精止瀉。

茭白:茭白味甘性寒。既能利尿祛濕,又對陰虛引起的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銀耳:銀耳具有滋陰潤肺、養氣和血的作用,素有“延年益壽之品”的美譽,對陰虛火旺者療效極佳。銀耳性平,有陰虛諸症者可以經常做些銀耳粥來喝,既能通便秘,又能祛除臉上的黃褐斑、雀斑等。

豬肉:豬肉與鴨肉作用相似,味甘、微寒,對陰虛引起的肺燥咳嗽、腸道枯燥、大便幹燥等有很好的療效。女性常食用,既可緩解陰虛不適,又有助於改善膚質。

梨:梨味甘性涼,最大的作用是滋陰潤肺,具有生津潤燥、滋補腎陰等功效,可治療傷津煩渴、消渴症、口渴音啞等症。還能緩解陰虛引起的高血壓、頭暈目眩、耳鳴等。

甘蔗:甘蔗性寒味甘,有滋補養血、清熱生津的功效,是滋養潤燥的良好食物,可治療陰虛引起的咽喉腫痛、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大便幹結等熱證。

●禁忌食物

陰虛體質者忌吃辛辣刺激、溫熱香燥類食物,如狗肉、羊肉、辣椒、大蔥、洋蔥、蒜苗、大蒜、韭菜、芥末、胡椒、花椒、肉桂、茴香等。少吃煎炸爆炒及性熱上火的食物,如炒花生、炒黃豆、炒瓜子等。遠離脂肪、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如荔枝、楊梅、石榴、龍眼肉、佛手柑、楊梅、栗子、南瓜等。

生活調理細節

調整陰虛體質,要注意順勢而為,控製內熱,不要讓這些“內火”再消耗體內陰液。除了飲食調養外,還要從起居、運動、情趣等各個方麵進行養生。

起居養生

陰虛體質者,畏熱喜涼,注意“秋冬養陰”的調養原則。宜居住在環境安靜、坐南朝北的居室內。避免劇烈運動和在高溫酷暑下工作。

良好的睡眠對陰虛體質者養生非常重要。保證睡眠質量,少熬夜,作息規律,是基本的養生原則。中午要保證一定的午休時間。宜節製房事,避免過度傷精耗液。晚上睡前多用熱水泡腳,經常做足部按摩,可幫助睡眠。

運動養生

陰虛體質者隻適合做一些中小強度、間斷性的運動,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氣功、遊泳、健身操等。鍛煉時要控製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適合洗桑拿。

這裏介紹一套強腎健身操。端坐,兩腿自然下垂,先慢慢地左右轉動身體3~5次。然後,兩腳向前擺動10餘次,具體頻率和強度,可根據個人體力酌情增減。

做這套動作時要全身放鬆,動作要平和、自然。轉動身體時,軀幹要保持正直。這套動作可活動腰膝,益腎強腰,使腰、膝得到鍛煉,很適合腎陰虛患者。

情誌養生

●調節情緒

陰虛體質的人性情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應遵循《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大法,即加強自我修養,遇事不慌。平時宜克製情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不順;平日起居要規律;在工作中,要有條不紊,對一些非原則性問題盡量少與人爭執,減少動怒。

●陶冶情操

陰虛體質者可用練書法、下棋來怡情養性,用旅遊來陶冶情操;閑暇時間多聽曲調悠揚舒緩的音樂,對調整情緒、睡眠十分有利,如《小夜曲》等。

中藥調養

●常用中藥飲片

陰虛者當補陰,選擇滋陰藥物時應以清補為好,如麥冬、玉竹、百合、石斛、沙參等,可依身體的具體情況選用。亦可選用黃精、何首烏、熟地、當歸等養血補陰藥物,或女貞子、山茱萸、旱蓮草等滋陰生津藥。

●常用中成藥

心陰虛者,宜服天王補心丸;肝陰虛者,宜服一貫煎,亦可選用長生保命丹;腎陰虛者宜服六味地黃丸;肺陰虛者,宜服百合固金湯。

中醫保健法

在適當的飲食調養和生活細節調理的基礎之上,輔以特效穴位的按摩療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熱,滋養陰液,最終達到陰虛體質的養生效果。

按揉太衝穴

位置:腳背麵,第1、2腳趾根部結合處後方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摩者握住前足,用大拇指或食指點按太衝穴半分鍾,順時針方向按揉1分鍾,再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鍾,以局部酸痛為佳。

功效:太衝穴是肝經上用得最多的一個穴位,可以算得上這條經絡上的明星穴,尤其對於現代因為壓力太大而時常感到心煩意亂、想發火的人來說,是一劑常備的清肝瀉火藥。陰虛火旺者可經常按揉太衝穴。

按揉迎香穴

位置:鼻孔兩側,鼻唇溝上。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坐其頭側或頭後,用雙手拇指指麵輕輕順時針方向按揉迎香穴1分鍾,再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鍾,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此穴可輔助調理陰虛體質,治療鼻炎、鼻塞、鼻出血、鼻竇炎、流鼻水、口歪、麵癢、牙痛、感冒、膽道蛔蟲症等。

按揉肺俞穴

位置:在肩胛骨內側,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按摩者雙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肺俞穴約2分鍾,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鍾,揉至局部發熱為度。

功效:此穴可輔助調理陰虛體質,主治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以及肺經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