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缺水的陰虛體質,養生要滋陰降火(1 / 3)

走進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一種很常見的體質。從根本上來說,陰虛體質是因為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等表現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陰虛體質的人容易上火、口舌生瘡、便秘等,性情較易急躁,常常心煩易怒。

“缺水”導致陰虛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表現出奇怪的現象,喜歡冬天吃雪糕,這是因為他們有時候覺得心裏燥熱,晚上睡覺的時候手心、腳心發熱,喜歡那種在凜冽的寒風中吃著雪糕,裏外都透心涼的感覺。也許有人認為這說明年輕、火力旺盛,殊不知這是陰虛的表現。

古人常以“陰陽”來講事物的兩麵,認為所有的事物都存在著陰陽兩種屬性,人體也是如此。人體中的“陰”指的是人身體裏的各種“水”,如血液、唾液、精液、淚水、內分泌及油脂分泌等,即現代醫學上所說的體液。根據中醫上“火屬陽,水屬陰”的說法,體液屬“陰”就很容易理解了。

從身體的具體情況來說,津液是“陰”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作用是營養和滋潤人的五髒六腑。白天,陽氣活躍於周身各個器官中,陰隨著陽氣的升騰進入人體髒腑組織,對人體進行營養和滋潤的作用,使人不至於口幹咽痛,保持大便通暢。

顯而易見,所謂陰虛,就是說人體內“陰”的元素衰弱,“陰”的物質減少。也就是人體裏以各種液體形式存在的“水”減少了,身體呈現出一種缺水的狀態。

陰虛緊隨衰老的腳步

《黃帝內經》中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即人到40歲,身體內的陰氣會自然而然地減少一半,這是為什麼呢?

人體中的“陰”如同銀行裏的存款,在我們年輕的時候,身體銀行裏的“陰”很充足,用來支撐我們旺盛的精力,我們每天也在不斷地支取身體裏的“陰”。《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詳細論述了人從生長、發育到衰老的盛衰曲線,指出對人的生老病死起主導作用的內在因素就是“腎”,腎精、腎水都屬陰。人到老年,便會出現耳聾耳鳴、發齒脫落、腰酸腿軟、夜尿頻多等情況,這些都是腎氣衰弱、腎陰不足的表現。

由此可見,老年人陰虛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分擔心。而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也是在提醒我們,到了四十歲左右,就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肆意放縱了,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盡量避免做出“傷陰”的舉動,如暴飲暴食、熬夜等,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科學飲食,從生活的各個細節去補陰。

熬夜是導致年輕人陰虛的罪魁禍首

人過四十出現陰虛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然而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陰虛現象。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

晝夜的交替也遵循著陰陽平衡的規律,白天陽氣盛適宜“采陽”;到了夜間,大自然陰盛陽衰,無力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動力,這時我們就需要休息,來完成“補陰”的過程。中醫認為,夜間子時陰氣最重,此時進入睡眠狀態,最適合滋養陰氣。

經常熬夜的人,打破了人體白天活動、夜間休息的正常作息規律,白白損耗了陰氣。到了第二天,陽氣正常工作,卻沒有足夠的“陰”來滋潤和營養我們的髒腑。久而久之,身體便無法提供足夠的津液來維持陽的活動,陰陽開始失調,陰氣不足,自然就陰虛了。所以我們說熬夜是導致陰虛的罪魁禍首。

“火旺”的人常陰虛

如果日常生活中常吃一些香燥生熱的食物,身體內就會“生火”而“傷陰”,從而導致陰虛,影響我們的健康。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的身體裏也有水火,水就是津液,即我們所說的陰,而火與之相對。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水火平衡的,一旦這個平衡被破壞,就會陰陽失調。當體內生火,火強水弱時,火的熱量和溫度就會奪走身體裏的水分,這就是“火旺”之人常陰虛的原因。

易感疾病調養

陰虛體質者多是內熱,內熱就容易導致很多疾病,如便秘、失眠、月經周期短等。

習慣性失眠——“虛火”燒到了心裏邊

也許每個人都有失眠的經曆。偶爾一兩次睡不著覺,那沒關係,不是什麼大問題,也不是我們這裏所說的“習慣性失眠”。習慣性失眠是指失眠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也叫慢性失眠。慢性失眠的主要表現有:難以入睡,心煩意亂,常伴隨手心、腳心發熱,口幹口渴等症,其中“五心煩熱”是典型的陰虛症狀。也可以這樣說,習慣性失眠常由陰虛導致。

●飲食原則

失眠時,可在睡前半小時吃蘋果、香蕉等水果,有穩定情緒的作用。也可喝一杯糖水或牛奶,再吃一片麵包,也有助眠的效果。此外,一定要注意的是,晚上睡覺前不要吃過於辛辣的食物,辛辣的味道會刺激神經,讓人興奮而更不容易睡著。也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胃裏有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食療妙方推薦

竹筍蓮藕茶

材料:蓮藕300克,竹筍200克,紅棗15枚。

做法:竹筍、蓮藕洗淨去皮,紅棗浸泡後切開去核;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後,再煮45分鍾,濾渣代茶飲。

便秘、痔瘡——都是“上火”惹的禍

陰虛體質者,體內經常有火,即使不吃什麼特別上火的東西,經常喝水,還是會火氣旺盛,出現便秘、痔瘡等證。

陰虛時身體器官缺水,為了彌補這種缺水情況,就會拚命從腸道吸取水分,久而久之,腸道缺水,自然會影響其功能,出現便秘、痔瘡等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

●飲食原則

便秘、痔瘡患者在飲食中要多添加有一些養陰生津作用的食物,補益陰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便秘,改善痔瘡。平時要多吃一些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竹筍、絲瓜、蘑菇等等,也可以嚐試一下槐花、蜂蜜、黑芝麻、胡桃仁、動物大腸等食物。這些食物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還有助於保持腸道水分,緩解大便幹燥的狀況,減輕排便時的痛苦,減輕對痔瘡部位的創傷。

另外,要忌食辛辣、刺激或油炸的食物,遠離肥膩、溫熱生燥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羊肉、牛肉等,這些食物會加重便秘的症狀,不利於痔瘡的治療恢複。

●食療妙方推薦

絲瓜瘦肉湯

材料:絲瓜2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10枚,鹽適量。

做法:絲瓜去皮切片,豬瘦肉切片;鍋內加清湯適量。燒開後,加入紅棗、豬瘦肉,煮10分鍾;放入絲瓜片,加鹽調味,再煮3分鍾即可。

慢性咽炎——嗓子裏的“水”丟了

咽喉黏膜會分泌一種液體,這種分泌液具有殺菌的作用,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侵入。陰虛時分泌液減少,會使黏膜變得脆弱,這樣細菌便有了可乘之機。咽喉一旦被細菌侵犯,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或者治療不徹底,細菌就會長期潛伏下來,長期侵染咽喉部位,這就是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