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重品牌輕資產:歸零,讓我們從頭再來(1 / 3)

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所采用的全球化擴張模式,是一種輕資產戰略,即將自己的品牌租賃或授予目標市場經銷商經營,利用他國資源進行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李寧公司的輕資產運營,就是為推進以品牌帶動資產戰略,不再拖泥帶水,大搞上下遊產業鏈,而是抓住品牌價值這個核心,委托外部加工,讓企業輕裝上陣,實現快速發展。

李寧的輕資產運營思想,在渠道上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采用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聯網營銷。特許經營是指特許經營權擁有者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允許被特許經營者有償使用其名稱、商標、專有技術、產品及運作管理經驗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業經營模式。李寧公司就是運用特許經營權,將分銷業務外包給特許經銷商,或是個人加盟,或是團體並購,將自己的形象店開遍二三線城市。

近幾年,為避免跟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大品牌正麵衝突,李寧公司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國內二、三線城市,其絕大部分收入也來自於這些城市的特許經銷商。所以,李寧公司加快了在二、三線城市的擴張速度,2009年新增的1000多家門店當中,有80%都選址在二三線城市,這一策略有力地抗擊了區域性經濟風險與周期性金融危機。

李寧公司之所以利用特許經銷商將產品分銷出去,是因為企業的資源和資產有限,隻能借力打力,借助別人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善用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1.重品牌輕資產模式

輕資產運營模式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耐克公司首創的。從20世紀70年代起,耐克將生產全數交給日本和西歐的廠商;到了80年代,其生產進一步被外包到韓國、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和印度;而90年代,耐克致力於打造東南亞產地。將生產環節外包給其他廠商,耐克自身就可以集中於設計開發和市場推廣業務,而產品設計開發和市場推廣是拉動銷售、帶來效益的重要環節,所以耐克獲得較高的收益。

在很多企業裏,特別是來料加工企業、貿易服務型企業裏,品牌和資產就像魚和熊掌,二者不能得兼。在李寧公司,品牌和資產都有所得,不過是一重一輕,重品牌輕資產。

自從創立李寧品牌以來,李寧就是靠著重品牌輕資產的發展思路,成功占領了中國運動市場。李寧認為全球的運動市場非常大,李寧品牌不僅要占領中國運動市場,還要在全球的運動市場上一展風姿。李寧說:“運動是一個巨大的平台,中國運動員可以拿冠軍感動全世界,美國運動員也可以拿冠軍感動全世界。我希望在體育品牌裏麵也用中國品牌感動全世界,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爭奪全球運動市場,李寧始終堅持重品牌輕資產模式。他一方麵穩步打造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麵將生產、分銷、渠道外包出去,以實現企業“輕資產行軍”。這種商業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不斷進行品牌優化升級,既滿足日益增長的本土大眾市場需求,又迎合高端用戶的專項需求。如李寧品牌不斷進行品牌重塑,與消費者同步成長,以確保自身品牌始終引領消費潮流。

第二,非核心業務外包,通過形象授權、特許經營、連鎖加盟等方式,將產品生產、銷售外包出去。其中品牌標識、品牌形象,通過契約租賃給第三方使用。李寧公司除了擁有李寧品牌知識產權和產品設計中心之外,其他“複本”生產機器、精品店分銷網絡主要采用外包的形式,直屬經營店較少。

第三,重品牌輕資產模式的未來發展目標,就是向綜合性產業演進,如組建工業園、工業基地,將品牌建設、供應鏈、營銷渠道、研發中心、物流中心,重新整合起來,形成快速發展的聚焦產能與合力效應。如李寧公司在湖北荊門市積極創建的李寧(荊門)工業園。

重品牌輕資產模式的反麵,就是重資產輕品牌,也就是貼牌企業,這些企業的資產如廠房、設備和人員等是密集型的,而它們加工的品牌是千變萬化的,自身沒有研發產品投放市場,所以一般來說無品牌而言。要說有品牌的話,就是“中國製造”這個統一的品牌。如富士康等消化海外訂單、貼牌加工外向型企業,就是這樣經營的。兩種模式孰優孰劣,並無標準可循,所以隻能通過存活時間來判斷了。

李寧認為中國人內心裏渴望中國品牌的崛起,所以李寧品牌夢,很自然就變成中國夢。而重品牌輕資產模式,有利於李寧公司打造中國品牌,實現品牌夢。

李寧說:“‘中國製造’大家都認可,但是中國品牌現在全世界都在觀望,中國人在渴望。所以我們的品牌夢,要變成中國人的夢,就不可能僅僅靠我個人來實現,要實現這個夢還要靠大家。”

李寧公司這種重品牌輕資產模式,簡要來說,就是品牌建設與外包業務的綜合體。這種模式十分適合於資金少而品牌形象好的企業進行商業化運作。在這種運作模式中,資金少並不是發展的障礙,隻要有極具影響力的品牌,就能經營獲利,迅速擴張,實現“一切皆有可能”。李寧說:“我以前練體操,是從一點點不會到世界冠軍的。1982年我成為世界冠軍,拿6塊金牌。我相信,隻要肯學,什麼都有可能。”

李寧公司通過學習鞋業巨頭耐克的成功經驗,成功運用輕資產運營(虛擬經營)的方式,通過品牌的號召力來調度生產、整合渠道,進而控製市場。李寧公司與本土競爭對手安踏所走的道路不同,李寧公司是先打品牌再生產、銷售;而安踏以批發、生產起家,然後逐步轉向品牌導向,即先生產、銷售再打品牌。

輕資產運營模式,就是將產品生產和零售分銷業務外包,自身則集中於設計開發和市場推廣等業務;市場推廣主要采用產品明星代言和廣告的方式。李寧很明白,輕資產運營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資本投入,因為李寧品牌產品委托外加工後根本不用在原料、廠房、設備和人力上投入太多資本。

輕資產運營,不是李寧一個人能完成的,而是要依靠組織的力量。李寧認為,企業發展要想獲得更大的力量,就要對公司治理結構進行調整。他說:“賺錢是很多企業的第一個目標,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大的力量,就必須作出治理結構的調整。這個過程還會涉及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戰略目標的部署、願景和理念的挖掘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組織的持續發展,也必須依靠組織才能完成。”

輕資產運營模式需要一個流程,那就是從品牌建設到生產鏈監控,再到分銷外包的價值鏈傳遞流程。這個流程不可能靠一個人做完。李寧說:“未來的李寧公司要靠一個流程、一個崗位和組織能力來完成一筆生意,而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