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品牌性格化:品牌一定要有性格(1 / 3)

從表麵上看,李寧是一名中國體育明星轉型成功的企業家,但是他的實際意義卻體現在他的商業思想中。在中國企業當中,李寧公司是為數不多的重品牌、輕資產的公司,以這樣的商業模式,他實現了一個產業的合理分工,並由此得以有足夠的實力參與國際競爭,同時有成熟的方法引領國內同業市場。

關於李寧品牌的創立,李寧認為是運動員的激情和夢想相互製約的結果,以自己的名字造就品牌,目的在於追求商業冠軍。借助體育明星光環,是李寧創立李寧品牌的最初策劃思路。李寧說:“我是因為激情而做事。這可能跟運動員時期的經曆有關係,一想就想大了,覺得應該做一個能夠代表中國的體育品牌。”

李寧因為具備了運動員的激情、衝勁、耐力和心智,所以他在創建公司、創設品牌後,雖然經曆艱難險阻,卻走得比別人更遠、更精彩。李寧從一個壯族農家孩子到獲得106塊體操金牌的運動員,再到90億身家的港股上市公司董事長,締造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在下一步的“傳奇競賽”中,李寧希望繼續保持李寧品牌的旺盛活力,使自己的品牌能在中國打敗耐克,在世界名列前茅,成為真正的世界知名體育品牌。

在獲知中國沒有自己的體育品牌時,李寧作為一名運動員曾經很失落、很無奈。所以,他心中有了一個中國夢,那就是創造一個中國自己的體育品牌。李寧說:“我最開始的夢很簡單,隻是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品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國產品牌明顯無法與世界級企業競爭,於是我們的裝備主要由美津濃、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讚助,對於梅花這樣的國產品牌,自然沒有機會再穿。”

李寧要創造一個中國自己的體育品牌,而且這個品牌有一種獨立的性格,而不是等同於李寧本人。李寧說:李寧品牌要去掉個人的感覺,我希望這個品牌成為一種性格代言,是一種獨立的性格。今天我們一直在努力,重要的不是所謂的“去李寧化”,而是這個品牌是什麼,它想做什麼,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李寧認為李寧品牌性格化,就是要代言一種時代的性格,應適時進行品牌重塑活動。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李寧在鞏固“80後”目標人群的基礎上,還要將李寧品牌發展成為“90後李寧”,讓品牌更具活力與個性。

1.品牌重塑戰略

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資產,在產品或服務上它表現在有別於其他競爭者的名稱、術語、象征、記號等。比如人們一看到“M”就聯想到麥當勞,就知道那是美國快餐文化。

品牌能帶來無形的價值,所以企業都積極進行品牌建設。作為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李寧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品牌與耐克等國際品牌是有差距的,他說:“人人都說中國亟待發展名牌,可名牌不會在一個早上忽然誕生,更不會一批一批產生。‘李寧’現在還不能算名牌,現在隻能算品牌,算是拿得出手了。但比起國際名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

2010年6月李寧宣布品牌重塑戰略,發布全新的標誌——“李寧交叉”動作代替了原來的狐狸尾巴,英文口號“Make@The@Change”代替了原來的中文口號“一切皆有可能”。“李寧交叉”動作這一新的標誌線條更利落,廓形更硬朗,更富動感和力量感。“Make@The@Change”就是要在品牌建設中敢於求變、勇於突破。

我們發現李寧品牌的口號自20世紀90年代起,經過了數次嬗變,如“出色源於本色”、“把精彩留給自己”、“一切皆有可能”等。不同的口號,表現了不同時代的運動性格。

李寧說:“我們換標、作品牌重塑,其實也是希望讓個性、品牌基因更鮮明,因為之前這個品牌承載的東西過於豐富了,今天要做的事情比‘去李寧化’有意義得多。”

有調查數據顯示,現階段“李寧”的品牌忠誠者,並不是“80後”,也不是“90後”,而是當年崇拜“體操王子”、崇拜國家榮譽的中青年消費人群。李寧知道,李寧品牌產品屬於國貨,要讓消費者買國貨,就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值服務水平。李寧說:

讓消費者愛國不容易。買了部國產電梯,可如果它總是停在半中間,叫你愛國、買國貨,當然難。中國消費者有時鍾愛進口貨,我理解,但我也擔心,如果搞到有一天,中國市場上這也是進口貨,那也是進口貨,隻有一座萬裏長城是國貨,那中華民族就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很多人分不清過去的李寧和現在的李寧有什麼區別,其實隻要用動態變化的眼光來看問題,就能想清楚了。對於過去的李寧和現在的李寧,李寧自己解釋說:“我現在是一個商人,是一個有著14年企業經營史的企業家,請不要再把我看做一個明星偶像。”

李寧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體育明星的光芒逝去之後,品牌的明星效應越來越薄弱。品牌要適時進行調整,才能讓品牌煥發出生命與活力。李寧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李寧的個人夢想已轉化為李寧公司所有人的夢想、所有人打造體育品牌的夢想。他說:“至於公司和我本人的聯係,從市場上反饋的信息來看,最初可能是因為我個人的夢,所以轉化成公司的夢、品牌的夢。但是現在,品牌的夢、公司的夢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夢,它應該是公司所有人的夢,因為我們出生在中國變革的時代,中國需要李寧品牌。”

李寧品牌重塑之後,實現了品牌的性格化,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完全代表這個品牌的性格。李寧品牌最終成為時尚、運動的象征,擁有表達自我、實現自我的獨特性格。李寧說:“我覺得如果用一個人來形容‘李寧’這個品牌,他好像沒有性格一樣,這不行,一定要有性格。”

品牌的建設與經營,是固守還是重塑?能固守百年品牌當然好,而把握機遇適時重塑,緊跟時尚腳步、營造需求旺市,又是另一種品牌經營思維。李寧品牌內涵的階段性變化,主要是為了跟上體育用品行業發展的需求,真正引領新一輪的體育消費潮流。李寧說:“我希望李寧公司能夠在體育行業裏有自己獨特的專業方麵的表現,有足夠的規模,成為一個領導者。”

2.鎖定“80後”

李寧品牌重塑之後,將營銷目標重點定位在“80後”身上,因為這個人群年輕、時尚,有運動細胞和消費能力。

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建立中國體育的第一品牌,就要了解國內消費者,在這些“80後”的身上尋找商機。李寧認為,隻有通過持續創新來滿足這類人群的個性化運動裝備需求,才能實現中國體育第一品牌的夢想。李寧說:“我現在還是在做夢,天天做夢。艱苦年代,我的夢想是吃飽;後來當運動員了,我的夢想是站到冠軍的領獎台上。前兩個夢想我都實現了,現在我的夢想是建立中國體育的第一品牌,這是個仍未完成的夢,所以,我仍然一直在追夢。”

李寧一直在追夢,而這個夢需要靠“80後”來幫助他實現。“80後”的生活具有感染和力量,他們能將籃球場、足球場上的氣氛推向熱血沸騰的頂峰。

“80後”一般不熱衷政治,因為他們出生在一個更加開放的世界。正是因為“80後”需求的開放性,企業才有更多商業機會。李寧認為中國人能夠在體育競賽上奪冠,就應該有信心在體育用品行業中奪冠,這需要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他說:“中國人能夠在體育競賽上奪冠,為什麼不能在服裝生產上奪冠?我知道這有很大差距、很大壓力,李寧牌當然想挑戰世界名牌,20世紀不行,21世紀行不行?2010年不行,2020年行不行?”

分析人士認為李寧公司換標是為了消除模仿、山寨所帶來的業績滑坡。其實,李寧公司換標是走品牌國際化的舉措。李寧公司在品牌重塑時,對品牌DNA、目標人群、產品定位、價格策略、品牌內涵及開發體係、管理結構等都作了相應的國際化調整。

李寧品牌國際化,就是利用國際化的研發、設計和廣告團隊打造中國品牌,並利用該品牌培育消費者的忠誠度。對於品牌國際化的方式,李寧說:國際化有兩種:一是單純地作產品出口或者單純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這是“中國製造”的國際化;另外一種就是做國際化的品牌,這是“中國創造”的國際化。作為中國品牌,我們當然希望李寧品牌能夠成為世界品牌,從一開始我們就有這樣的夢想。所以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契機,國際化是我們一直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情。

李寧將核心目標人群確定為年輕運動愛好者,這個群體的裝備很酷、很時尚,所以李寧品牌要在性格上努力做到個性鮮明、時尚快樂、動感十足。

“80後”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在國際化視角下,李寧所說的“80後”目標人群,不僅是中國的“80後”,還有世界各國的“80後”,目前全球約有19億人。如果以每人每月平均消費100元來粗略統計的話,“80後”的市場空間應該可以達到一年1900億元。現在李寧公司僅做到了80多億元,可見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李寧公司奪取“80後”的市場,是懷抱夢想和長期堅持的結果。打造中國體育品牌的夢想,讓李寧保持了源源不斷的創業激情。在企業日常經營中,李寧以運動員堅忍不拔的品質頑強堅持下來,最終創造了事業的奇跡。在李寧看來,堅持,讓一切皆有可能。他說:“我自小學體操,那個環境激發我有了爭奪冠軍的夢想,當然那個追求是在不斷的傷痛和失敗中度過的,在堅持了11年之後,我成了世界冠軍。在我27歲的時候,開始有了創立中國體育品牌的夢想。在18年後的今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人們才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體育品牌。夢想給了我們生活的激情,但是如果不堅持,也很難實現我們的夢想。”

李寧公司為什麼將“80後”作為未來主打人群?我們經過分析李寧的經營思想,得出以下幾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