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曹操的少謀(2 / 2)

曹操在曆史上都是比較豪爽的人,基本上以笑聲為三國學者所熟知。相比於劉備哭來的江山,曹操更顯得有一統天下的樣子。

不過到了九月份,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曹操的軍隊全部過了渭水,馬超等人已經沒有章法可言,因為軍隊的比例嚴重的失調了。

馬超準備割地投降,並表示願意送自己的子弟去當人質。曹操問了賈詡(當時剩下的第一代謀士集體中,賈詡可以成為佼佼者),賈詡這個人心比較壞,所以司馬懿可能是繼承的他的奸壞,所以最終為自己的孫子統一三國打下了基礎。

賈詡建議曹操假意答應馬超,然後曹操不明白他的意思(至於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請心理學的教授來分析),所以問他假意答應馬超求和之後,該怎麼辦。賈詡對曹操說:“離之而已。”曹操明白了,用攻心為上的“離間計”。

其實馬超和韓遂這支隊伍,說是十路人馬,十萬大軍,實際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馬超是馬騰的兒子,馬騰這個人我們前麵討董卓之戰也講過,馬騰依附於董卓。而馬騰與韓遂原本是好朋友,不久就反目成仇。曹操居中調停,馬騰被調入朝廷,馬超才和韓遂合夥。

這樣就有空子可以讓曹操鑽進去了。而且韓遂這時候也沉不住氣要和曹操見一次麵,曹操和韓遂從各自的軍營打馬出列,走到了中間地帶,曹操說這一次不說軍事,隻說在洛陽的時候的舊事。

這種事情其實並不奇怪,畢竟曹操和韓遂的父親是“同歲孝廉”,和韓遂又是“同時儕輩“,敘舊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懷疑。

等到韓遂回去的時候,馬超問他曹操都說了什麼的時候,韓遂以為他是在問軍事上的事情,所以說:“無所言也。”當然他和曹操之間隻是懷了一會兒舊,確實沒說什麼。但是在韓遂看來沒說什麼,但是在這一來一回之間難免不令馬超產生懷疑。

當人事情不會這麼簡單,曹操的心計也不會容許他這麼做,因為他要令馬超深信不疑。所以在第三天,曹操和韓遂又見麵了。

不過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這一次是有馬超在場。曹操的態度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在現場設了“木行馬”作為屏障,又讓許褚橫刀立馬跟在後麵,明顯的是對馬超不信任。

事實證明曹操的預備是對的,這一次馬超確實想要對他不利啊,隻不過許褚的武功也不低,所以他隻好作罷。

曹操在會見兩位戰將之前,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很從容的來到陣前,韓遂和馬超的屬將連忙向曹操拱手行禮。戰士們都想看一下曹操,曹操笑道:“你們是想看我曹操吧。其實他也是普通人啊。隻不過他比你們的統領多的是腦子罷了。”

馬超和韓遂的將士們看到曹操“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陳(通假字,通陣勢的陣),精光耀日”,一個個嚇得心驚膽戰,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了。

接著曹操給韓遂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中,曹操故意圈圈點點,這樣做無異於偽裝成韓遂改過的樣子。目的很明確:1.馬超看到這封信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2.信函中的詞語有歧義;3.要讓馬超知道這是收信人改過的信件,讓他不再相信韓遂。

曹操的目的果然達到了,馬韓兩家這下開始分裂了。打仗的大忌就是主帥之間窩裏鬥,這下曹操算是撈著了。

看到這種形勢的曹操抓住時機,緊接著就將馬超和韓遂兩個人打得敗走涼州。涼州是西涼軍的大本營,所以曹操壓根就沒打算攻打涼州,他把長安留給夏侯淵管理,這樣就把這個已經荒廢二十年之久的都城重新歸於王化治下,而曹操自己則在次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212年)回到了鄴城。

而那個被當做棋子一樣的韓遂則在三年後,也就是建安二十年(215年)被西平、金城諸將所殺;至於馬超,早在建安十九年(214年)投奔了劉備,關於馬超的後話,我們還是留在第六部的時候講述吧。

那麼第二件事情進行的順利麼?

請看下集:半途而廢的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