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聯軍內鬥(1 / 2)

說實話,聯軍裏麵盡是些自保之徒,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聯軍一方不會獲得勝利,不僅不會獲得勝利,還會遭到很慘重的失敗。

麵對關東軍的實力,董卓也感到心驚肉跳,董卓女婿牛輔率領部隊三萬討伐河東白波軍大敗而歸,擔心兩方聯絡的董卓,拍李儒殺死了廢帝劉辯,由於群臣議論要發大軍對抗關東軍,但是被鄭泰勸阻,後又提議遷都到關中的長安,楊彪和黃琬兩個人一再勸阻,被董卓在二月的己亥日以災異降世為由免去官職;伍瓊和周毖還是認為遷都之事不可為,董卓便以向敵軍通信的理由殺死了當初舉薦袁紹和劉岱的兩個人。隨後董卓又開始後悔殺死兩個人,所以重新起用了楊彪和黃琬。

但是遷都一事在董卓的行政方略中卻並未停止,在丁亥日,董卓以車駕送劉協西遷。又以步兵和騎兵逼迫洛陽數百萬人到達長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馬踏死、饑餓而死、遭到搶掠被殺的屍體堆滿道路。

作為此事的始作俑者董仲穎則留在洛陽畢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將他們殺害,沒收他們的財產,死者不計其數。

更讓忠臣以為不齒的是他竟然派自己的最愛的將領,也是自己的幹兒子呂布呂奉先掘開先帝的帝陵以及公卿以下的墳墓,沒收內裏的財寶。

向死人要錢這件事情,董卓是東漢末年的第一位。最絕的並不是向死人要錢這件事情,而是之後董卓想出了一件和項羽犯的錯誤一樣的昏招:火燒洛陽宮。

洛陽的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裏內,建築物全部焚毀了,雞犬不留,董卓留守在洛陽的廢墟附近。三月乙巳日,劉協最終到達了長安,因為董卓未到,所以有司徒王允輔政。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紹起兵反對他,所以殺死了袁紹的叔父袁隗、袁基及其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嬰孩、婦女。

雖然董卓的倒行逆施令人發指,但是十三路諸侯卻畏懼董卓的軍力之強,不願意先行,隻有曹操認為既然起兵討董就應該有所行動,所以率兵西進,準備進駐成皋,張邈派衛茲跟隨。

當軍隊到達滎陽汴水的時候,遇上董卓大將徐榮,雙方交戰,但是曹操因為兵力太少而處於不利狀態。

正在交戰到白熱化的時候,曹操卻被一支箭射傷,自己的坐騎也受了重創。曹操的堂弟曹洪將馬給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說:“世上可以沒有曹洪,但是不能沒有主公您!”他扶曹操上馬,自己徒步跟從,趁夜逃走。徐榮看到了自己力戰了一日,酸棗又不是易於攻陷之地,便率領著自己的部隊回去。曹操回到酸棗後,見聯合軍隊雖然有十幾萬人,但每天都在設宴聚會,不圖進取,曹操十分的不滿,便向他們進言:“隻要袁紹領河內的部隊到孟津,酸棗將領進駐成皋,占據敖倉,在轘轅、太穀建立營塞,控製險要之處;袁術則由南陽到丹、析,入武關偷襲關中,那時候,形勢便可大體定局。如果隻是在這裏不思進取,隻會失去天下名望,招來恥辱。”

張邈等人不接受曹操的正確意見,曹操便帶著夏侯惇等到了揚州(千萬不要認為是現在的江蘇揚州)招募到了一千多名的兵士,屯兵河內,轉屬袁紹。

另一方麵,孫堅從長沙北上,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谘後,終於和袁術會合,被上表封為破路將郡,領豫州刺史,屬於袁紹麾下,準備北攻。

冬天,孫堅派長史公仇稱回州督促軍糧,於城門外設帳幔,邀請官屬為仇稱設宴送行。剛好董卓軍數萬步兵和騎兵突然出現,但孫堅仍在行酒令、談笑自若,整頓部曲,命他們不可輕舉妄動。

後來董卓部隊騎兵漸到,孫堅才起來,慢慢地率軍隊入城,對他們說:“向堅所以不即起走,恐兵向蹈藉,諸君不得入耳。”董卓看到孫堅的軍隊整齊劃一,不敢進行攻擊所以率軍出走。

後來孫堅改屯梁東(就是開封東),而董卓派徐榮和李蒙四處擄掠,與孫堅在梁縣發生遭遇戰,孫堅的軍隊因為寡不敵眾遭到了大敗,孫堅率領著幾十名軍士突圍而出。

因為孫堅喜歡用紅頭巾,所以很快被奸賊董卓認出,他便脫下紅頭巾給自己的近旁將軍祖茂戴上,引開了徐榮的騎兵,孫堅則從小路逃出。

但是他的近身部將卻沒這麼容易逃脫了。祖茂被敵方軍隊追的困迫,便下馬將頭巾放在一條燒過的柱子上,自己則隱藏在草堆中。騎兵發現頭巾以為是孫堅,便將頭巾重重圍繞,到近看才發現是柱子,這些兵勇便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