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四肢不勤 何為夫子(1 / 2)

“四肢不勤何為夫子?”出自《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春秋時期,六十多歲的孔子,還在周遊列國,希望得到哪一國諸侯的聘請。孔子同子路等學生到處奔波,迷過路,斷過糧,還幾乎被害,旅途十分辛苦。有一天,他們在山野行走,子路跟在後麵,掉了隊。這時天色將黑,子路正在著急,恰好遇見一個老農在田裏鋤草,便問道:“子見夫子乎(你看見我的老師嗎)?”老農向子路望了一眼,冷冷地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既不勞動,又無生產知識,哪裏配稱什麼老師)!”

子路自己也覺得太冒失,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半天不說話。老農見子路謙虛知禮,便邀請到他家去歇宿,並殺了雞、煮好小米飯,竭誠款待,還叫他的兩個兒子出來同客人相見。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對孔子講了。孔子說:“這一定是個有修養的隱士。”孔子想跟他談談,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可他已經不在家,沒法找到他了。

…………………………………………………………………………………………………………………………………………………

“喔……”一陣清脆的雞啼,將子通從睡夢中叫醒。從床上坐起來,子通揉了揉雙眼,發現旁邊白闔和韓非躺的位置已經空了,轉頭看去,卻見韓非正跪坐在靠門的位置,在那看著竹簡。

看書的韓非發現了子通起來,便轉頭看著他,問:“子通,起來了?”

“嗯。”點了點頭,子通跟著問:”韓非師兄,白闔大叔呢?”

“在院中練劍。”

屋前的院中,一襲白衣的白闔正握著龍淵劍在那練劍,一挑一刺一橫,然若銀龍,行雲流水。

“啪啪……”掌聲響起的同時,身後響起一人的讚聲:“好,好,真是好劍術。”

收劍反握在右手後,白闔轉身循聲看去,卻見院子的籬笆外站著相辛龍和荀況,出聲鼓掌和叫好的人正是相辛龍。

“荀老師,相辛前輩。”白闔恭敬地叫道。

籬笆外,相辛龍和荀況一同走進院子中。來到白闔的麵前,相辛龍開口問:“白闔,方才你舞是何劍術?進退有據,頗為精妙。”

“是師傳的劍術,前輩。”

“不知白闔你這劍術師承何門?”相辛龍跟著問。

“師門叮囑,不便透露。”白闔抱歉地說道。

“既然不便說,老夫便不再多問。”相辛龍大氣地說道。

看著眼前的二老,白闔有些好奇,問:“荀老師,相辛前輩,不知二位如此早來白闔三人這裏,有何要事?”

“白闔,我和相辛兄多年未見,想要在此處逗留幾日,好和相辛兄坐而論道。”

荀況話一說完,白闔就聽到身後“咚”一聲,有東西落在地的聲音響起,回頭一看,卻見地上趴著一個人,是剛剛來到門邊的子通。

農地裏,子通正揮著鋤頭鋤著地,邊鋤地邊抱怨:“哎呀,師叔祖為何要在此處逗留幾日,早些趕到大梁不是更好嗎?”

聽到子通的抱怨,蹲在地上正挖著苗穴的白闔抓起一把土塊,朝他扔去,教訓他說:“子通啊,隻是讓你幹點農活,你怎麼就那麼多牢騷。難道忘了昨日說的‘四肢不勤,何為夫子’?”

“你看你韓非師兄,可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發過一句牢騷。”白闔補充道。確是,從下地開始,韓非就蹲在地裏拿著小鐵鏟除著地裏的雜草。不僅沒有任何怨言,他經過的地方,雜草除得是幹幹淨淨,雖然中間白闔提醒他沒必要除得那麼幹淨,但他還是本著除草務盡的原則,將腳下的雜草除盡。

“知道了,知道了。”不滿地嘟噥了幾句,子通抬手雙手,衝兩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幾下,重新拿起鋤頭,高高揮起,重重地落下。鋤頭落到地裏,濺起大片泥土,濺到了正在前方低頭挖著苗穴的白闔身上。

白闔立刻抖了抖腦袋,抖掉身上的泥土,罵:“子通,你是故意的吧?”

過了一會,子通已經放下鋤頭,蹲在地裏,將放在一旁籃子裏的菜苗放到早已挖好的苗穴裏,伸出雙手撥土將菜根掩埋。這時,從旁邊的田埂上走過一位扛著鋤頭的老農。

看到田裏子通的動作,老農從田埂上下來,放下肩上的鋤頭,來到他的旁邊,叫住道:“小夥子,你這樣可不成。這樣,這些菜苗肯定活不成。”

蹲到子通的前麵,老農伸出雙手,一邊撥土將菜苗周圍的土壓實,一邊對他說:“小夥子,苗子要壓實,才能容易活。不然,苗子吸不到水,便要幹死。但也不能壓得過實,否則,苗子會被悶死。”

看了被老農手把手教著的子通那邊一眼,坐在田邊的白闔轉頭看著旁邊的韓非,搖了搖頭,說:“哎,這子通,做事總是那麼毛躁。”

“子……通師侄,年……年紀尚輕,做事難……難免心……心浮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