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朽木難雕 美玉天成(1 / 2)

朽木難雕,指腐爛的木頭很難雕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無法挽救。出自《論語·公長治》:“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

茅屋之中,桌案之上燈火搖曳照亮著整個茅屋,荀況和相辛龍隔著桌案相對而坐。

“相辛兄,多年未見,沒想到你還是如此脾氣,一點都不肯通融。”荀況笑著說道。

“讓荀兄見笑了。”相辛龍捋了捋胡須道,“既然來了芒種村,就要按著村中的規矩來,誰也不能免。荀兄若不是上了年紀,隻怕此刻不是坐在這屋中和相辛閑談了。”

“哦,這倒是一把老骨頭幫了荀況一個大忙,免去了勞作之苦啊。”荀況有些意外地說道,笑了笑,說:“倒是白闔他們三人,有些苦頭吃了。”

“哦……”長長地一陣呻吟後,走進屋中的子通一屁股坐到地上,揉著他酸疼的雙臂,邊揉邊抱怨:“這相辛老頭,真是可惡,有錢不要,非要我們幫村裏做農活才肯給我們吃食和借宿,也不給師叔祖麵子。”

這芒種村是魏國的一處偏遠的小村,土地較為貧瘠,村民朝不保夕,人丁稀少。由儒家轉為農家的相辛龍來了之後,教授村民製作耕具,耕種之法,肥沃村中土壤,田中所產始有富餘。漸漸地,小村開始興旺起來,人丁也逐漸多起來,相辛龍也因此受到村民的敬重,成為村中的“賢者”。

在相辛龍的管理下,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村民之間若有需求,以物易物,不使用魏國錢幣。若是有外村之人路過,也不排外。需要村中的農產或在村中借宿,村中不會拒絕,但不收外人的錢幣,隻要求幫助村中之人做農活,以作抵償,自食其力。

荀況四人要在村中向村民討點吃食和借宿,雖然荀況和相辛龍相識,也不能例外,必須以自己的勞作來換取村民手中的吃食和借宿村民家中。考慮到荀況年事已高,相辛龍才沒要求他以勞力抵債,他的份額,由白闔三人分擔。

農活不算多,就是幫借宿的農家劈柴,鋤地,喂養家禽牲畜。白闔還好,以前在歸穀就做過這些農活,而且還有功夫做功底,包了農戶家的劈柴活計,不消幾下功夫,就把農戶家將來半月用的柴火都劈好。至於子通和韓非兩人,雖然挑了比較輕鬆的鋤地和喂養家畜,但也不是輕鬆的夥計,兩人也未曾幹過,幹得自然沒有白闔利索,一通下來,渾身酸疼。

揉著酸疼的手腳,看到旁邊的白闔一臉的輕鬆,子通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沒好氣地說:“白闔大叔,倒是輕鬆了,劈了點柴,就早早躲進屋裏休息。看到我們還在鋤地,也不過來幫襯一下。”

剛才子通和韓非還躬著身子在屋旁的田地上辛苦鋤著時,白闔就坐在屋前看著,子通出口讓他幫忙,白闔就拿相辛龍先前對他們說的“與民同耕,自食其力,不能假手他人……”的一套說教來教育他,明顯是不想幫忙,讓他和韓非兩人自己幹完。

“子通啊,不是白闔大哥說你。”白闔老氣橫生地教訓道,“《論語·微子》有雲:‘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如果不身體力行,下地做些農活,當那種什麼都不會的書呆子,怎麼才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夫子?”

“白……白闔兄,這……這話句,《論語》是……是有記……記載,但……但不是孔……孔夫子說……說得吧?”韓非有氣無力地糾正道。

“韓非兄,雖不是孔夫子所說,但孔夫子聽到也是稱之為善,且被錄入《論語》之中,想來定是有些道理吧。”白闔辯解道。

見韓非沒有反駁,白闔拍了拍子通的肩頭,語重心長地說:“子通啊,正所謂‘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想要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要修身,磨練自己,不僅要修腦力,還要修體力。”

“哼!”子通不屑地白了白闔一眼。

“三位小友辛苦了。”話音一落,村長端著一些吃食從屋外進來,邊走邊說:“今天多虧了三位小友,幫老朽做了這麼多農活。老朽準備了些吃的,解你們腹中饑餓。”

“老丈,客氣了,勞煩老丈收留,我等自當要投桃報李,為您做些農活。”說完,白闔從地上起來,接過村長手中的盤子,客氣地說:“勞煩老丈了,我們三人自便。時候不早,老丈還是早些休息。”

“好!若是不夠,灶房裏還有,你們可自去取來。”村長提醒道,轉身離開,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