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清者自清 濁者自濁(1 / 3)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意思是本身清白的人,即使他不說澄清自己的話,他也是清白的;而本身是壞人的人,即使他對一件自己做的壞事百般抵賴,他骨子裏還是一個壞人,《詩經·邶風·穀風》中有提及。

《詩經·邶風·穀風》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共六章,四十八句。描寫棄婦訴苦,反映婦女悲慘遭遇,是中國古代棄婦詩名篇。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矣。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遊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於毒。

我有旨蓄,亦以禦冬。宴爾新昏,以我禦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餘來塈。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涇水因渭水流入而變濁,水底卻清澈如故明晃晃,清濁分明。

……………………………………………………………………………………………………………………………………………………………………………………

“這白闔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有如此之多名流前來探視?”邯鄲令朱安納悶道,心中早就後悔,當初真不該為了拍趙聰的馬屁,把白闔將兩名被盜孩童送來邯鄲府的事派人告知郭開,弄得自己現在左右為難。

就在剛才,趙升和李牧離開邯鄲府後不久,荀況、冉吾和子通三人就來到邯鄲府,麵見朱安,指名要見白闔。冉吾一番說辭,讓朱安無法招架,而且儒家在趙國邯鄲頗有影響力,饒是朱安是邯鄲令,亦是不敢輕易得罪。再加上剛剛已讓趙升兩人進去探視,朱安便不像原先那麼堅持,派人將荀況三人帶往白闔的牢房。

荀況三人來到白闔所在的牢房,見到白闔,子通就雙手抓住牢房的木欄,迫不及待地問:“白闔大叔,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邯鄲府的人會冤枉你?”

“子通,你真是急性子,荀老師他們都還沒開口,你就開口了。”白闔笑著數落道,轉頭看著荀況兩人,有些愧疚地說:“荀老師,冉吾兄,讓你們擔心了。”

“白闔,為何這邯鄲府說你犯了盜童之罪,這其中有何緣由?”荀況這麼一問,白闔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講給他們三人聽。

“這個趙聰真是個小人,四年前的舊仇,還念念不忘,居然如此陷害白闔大叔。”子通恨恨地罵道。

“子通,你說的真不錯,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趙聰連四年都等不到就急著報仇,還真是個小人。”

聽到白闔這句帶著調侃的附和,子通忍不住衝他白了一眼。

“白闔兄,沒想到,身陷囹圄,你還有興致調侃子通,真是豁達。”冉吾笑著說道。

“冉吾兄,見笑了。“白闔笑了笑道,跟著有些無奈地歎:”昨日,白闔還是你的堂上客,現在,卻成了階下囚,真是世事多變呐!”

“白闔,需要我等做何事?”-

荀況這麼一提,白闔收起了玩笑之心,臉色一正,說:“荀老師,案情的真相,剛才大哥和平成君來看望時,我已經交待他們去查。儒家在邯鄲城也是頗有影響力,我希望荀老師和冉吾兄能讓邯鄲城中的儒家弟子將此事廣為宣揚,使滿城盡知白闔之冤。如此一來,趙聰和邯鄲府便無法將此案暗中處置,隻得在堂上公開審理。屆時,天日昭昭,白闔無罪,自然能給白闔一個清白,光明正大地走出這邯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