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裝甲車武器係統及其管理(4)(1 / 2)

在充氮防潮封存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包裝前產品應進行清潔和幹燥處理,不得存在汙穢、手汗、露水等痕跡。

(2)對產品或其零部件,根據技術標準的要求,應同時采取其他保護措施。

(3)盡量使產品的活動部件轉動到包裝容積最小的位置,盡可能使包裝表麵積與體積比率達到最小。

(4)當產品有尖突部位而可能損壞密封阻隔層時,應給予適當的包紮保護。

(5)緩衝襯墊材料、支撐、卡緊及固定產品的材料應盡量放在密封層外部,同時應該注意防止包裝箱內的這些材料摩擦損傷防護層。

(6)在包裝容器內應盡量采用幹燥劑,並保持容器內的低濕度。

(7)對於較重的產品若采用螺栓固定在外包裝箱底座上時,應外加橡皮密封墊圈密封螺栓。

(8)包裝過程應連續操作,避免產品或輔助材料受潮。包裝場所應保持清潔、幹燥,一般情況下,溫度在35℃以下,相對濕度不大於75%,同時,溫度不應有急劇變化,以避免產生凝露現象。

3.除氧封存

除氧封存又稱吸氧封存,是指在密封包裝采用除氧劑和氧指示劑,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以及在儲運過程中外界透過容器壁滲入的氧氣與除氧劑發生快速化學反應,使容器內氧氣的濃度迅速下降到0.1%以下,以防止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發生氧化腐蝕的一種防護封存措施。

該操作簡單易行,隻需在封存包裝容器密封前,將適當的除氧劑放入已放置好產品的容器內,然後把容器密封起來,操作十分簡便。

該封存方法是用附近除氧劑的還原性與氧發生快速氧化反應以除去容器內的氧氣,使包裝容器內的氧氣濃度低於0.1%或完全去掉,而且可以將海綿狀內裝物品保持整個儲運期完全去氧。

把除氧劑放在包裝容器的附近氧封存包裝,不但可以去除容器內的氧氣,而且還能有效吸收儲運期間緩慢滲入包裝內的氧氣。

該方法可以保證內裝物在整個儲存、運輸期間達到存放地完全隔絕流通環境中氧氣的目的。

未來坦克裝甲車

的發展趨勢

同其他武器一樣,未來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將受到國際環境、國家經濟實力、軍事需求、技術進步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對未來坦克裝甲車作出全麵的展望,這裏僅從軍事需求和技術進步兩方麵對世界坦克裝甲車輛技術發展趨勢進行綜述。

一、未來的戰鬥係統和主戰坦克

各國對未來主戰坦克的稱謂不同,美國稱其為未來戰鬥係統,英國稱為機動直射裝備需求,德國稱為新型裝甲平台。

美國未來戰鬥係統目前處於先期概念探索階段。從發展趨勢分析,它是一種重量為40噸級或者20噸級的多功能裝甲戰車,除作為直射突擊武器使用之外,還具有遠程打擊和防空功能。如果未來戰鬥係統的主要武器選用電炮,那麼它必然選用電傳動為其提供電能和采用電裝甲進行防護,從而形成全電坦克概念。其“電”部件包括電磁炮或電熱炮、信息係統、電裝甲、電傳動裝置以及主動懸掛係統等。

德國認為,裝甲部隊在未來地麵合成部隊作戰中將擔負重任。基於未來戰場框架目前尚不明確,未來主戰坦克研究重點放在新型裝甲平台開發上。

日本雖然至今未製定未來主戰坦克整車發展計劃,但包括全電坦克在內的各種方案均有考慮,其部件技術亦在開發之中,一旦形勢需要,將會研製新一代主戰坦克。

未來主戰坦克將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1)減少坦克乘員數量。自從前蘇聯T-72坦克使用自動裝彈機裝彈將乘員從4人減到3人以來,減少坦克乘員已成為縮小車內空間和減輕坦克戰鬥全重的重要措施。

減少坦克乘員的途徑是使用自動裝彈機取代裝填手,采用自動駕駛儀不再設置專職駕駛員,采用目標自動捕獲/自動跟蹤裝置減輕車長和炮長的勞動強度,為進一步減少坦克乘員創造條件。從目前技術發展分析,未來坦克乘員有可能減少到2人甚至1人,無人坦克研究工作也在進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