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2名坦克乘員持續戰鬥能力的問題,乘員采用“2+2”方案,即4名乘員分成兩組,一組在坦克上執行戰鬥任務,另一組在其後的裝甲人員輸送車上休息,定時進行輪換。
(2)減輕重量。快速部署是裝甲裝備突擊作戰的一大難題,尤其是主戰坦克。采用輕質材料製造車體、炮塔等結構部件,是減輕裝甲車輛重量、提高機動性、實現快速部署的關鍵。
複合裝甲技術的發展,為減輕裝甲車輛重量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美國“未來複合材料裝甲車輛”研究已取得明顯的減重效果,采用S2玻璃纖維層壓材料和陶瓷裝甲製造的布雷德利戰車車體,可減重35%~40%,並能降低熱信號特征、抑製噪音、節省費用和縮短生產周期,然而需要解決材料老化問題。
縮小戰車外形尺寸也是減輕戰車重量的有效途徑,尤其是降低車輛高度,不僅能減重,而且可縮小目標麵積,使戰場生存力得以提高。如取消炮塔采用頂置火炮方案。
(3)增加功能。傳統的坦克主要作為直射武器使用,而未來主戰坦克不僅繼承了傳統坦克的直射武器功能,而且還必須具備打擊遠距離目標和對付武裝直升機的能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有兩個,一是發展具有多種功能的坦克,二是采用同一底盤發展各種專用車輛,構成協同作戰的車族。
二、未來步兵戰車
作為主戰坦克的作戰夥伴,未來步兵戰車必須具有與主戰坦克相當的機動性和相似的防護性,基本任務仍然是為步兵提供有防護的輸送工具和在戰鬥期間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一般載員6~8人,火力配備30~40毫米中口徑自動炮和導彈,裝甲防護取決於所承擔的任務。由於裝甲太厚會引起戰車重量急劇增長,影響機動性發揮,因此需要加裝爆炸式反應裝甲和近距離防禦係統。
輪式步兵戰車重量輕,一般在20~25噸,便於戰術運輸機空運部署,是快速部署部隊的理想作戰武器。輪式步兵戰車具有百公裏以上的最大時速,行駛時不會破壞路麵,非常適合公路發達地區使用和執行維和使命。輪式步兵戰車的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以及使用維修費用低廉。
三、未來兩棲突擊戰車
在傳統的兩棲作戰中,兵力投送分為三個階段,即運輸艦海上的機動、從艦到岸的機動和從灘頭陣地向作戰目的地的機動。
傳統兩棲突擊戰車僅承擔從艦到岸的機動任務,水上最大速度隻有13~14千米/小時,作戰意圖容易被敵識破,行動容易受阻。
先進的兩棲突擊車的陸上最大速度為72千米/小時,海上最大速度高達37千米/小時,可以從敵人目視不到的36千米外的運輸艦上隱蔽下水,行駛1小時後登岸,上岸後無需準備便能向作戰目的地進發並立即投入戰鬥。
四、未來裝甲偵察車
在未來戰場上作戰,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成為部隊執行任務成敗的關鍵,而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取決於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
戰地指揮員感知戰場態勢有多種途徑,除利用間諜衛星、無人飛行器以及從有關部門獲取信息外,更需要依靠自己的偵察車獲取第一手實時信息。
未來偵察車將有可能與主戰坦克配對作戰,組成“獵-殲”作戰小組,發揮各自優勢,由偵察車獵取目標信息,由主戰坦克用其火力殲敵。
美國陸軍和英國陸軍正在聯合開發一種具有隱身特點的履帶式未來裝甲偵察車,美國稱它為未來偵察車輛,英國則稱它為戰術偵察裝甲戰鬥裝備需求。該車目前已進入先期技術驗證階段。
受空運部署條件製約,未來偵察車的主要武器將是1門口徑為35~40毫米的中口徑自動炮,偵察設備包括激光雷達、光電設備、毫米波雷達、偵聽裝置以及紅外係統,該車具有指揮、控製、通信和情報傳遞等功能以及隱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