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異形裝甲
異形裝甲通過改變裝甲的外形獲得良好的防護效果。對於合金鋼穿甲彈頭,直射法線角65°時就可能跳彈,對於鎢合金杆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法線角大於70°以後也能見效。這種傾斜布置的裝甲使得彈丸受到不對稱的阻力作用,容易使彈丸偏轉、折斷或跳彈。因此坦克裝甲車輛的正麵裝甲都是傾斜布置的,而鑄造炮塔都做成弧形結構。前蘇聯的BMⅡ-1步兵戰車的正麵發動機蓋板裝甲是鋸齒形的鋁裝甲,利用外形的變化在彈道方向上局部增加了裝甲的厚度,提高了防彈性能,相應減輕了重量。T-72坦克首上裝甲有數條平行焊接的筋條,這也是一種改變彈丸角度的附加結構。當主裝甲不能改變角度時,就利用附加的異形裝甲來提高抗彈性能。美國的XM8輕型坦克動力艙兩側試裝價格低廉的網形裝甲是另一種異形裝甲結構。以色列研製的附加裝甲可以使垂直布置的主裝甲得到抗彈強化,這種附加裝甲結構是由側向放置的“人”字形雙層響應裝甲板結構組成,提高了抗穿甲和破甲的綜合性能。
9.新概念裝甲
為了提高坦克裝甲車輛的防護能力,除了提高裝甲材料性能外,當前正在研究新概念裝甲,應用新的抗彈機理來提高裝甲的抗彈能力。
電裝甲的概念包括電磁裝甲、主動電磁裝甲和電熱裝甲。電磁裝甲是由兩塊保持一定間隔距離的金屬板組成,當彈丸或破甲戰鬥部形成的金屬射流接通金屬板時,電容器組件瞬時釋放電能,在金屬射流中造成磁力不穩定,破壞射流,同時金屬鋼板中彈後被“激勵”,形成單向強大的磁場,可以偏轉彈丸和射流。主動電磁裝甲實際上已經具有主動探測彈藥的功能,它由探測器、處理器、儲能器、轉換器和發射器五部分組成,預警距離至少100米。對抗杆式穿甲彈時,適時接通磁性電路開關,發射一塊金屬板,提前遮擋穿甲彈和引爆導彈。電熱裝甲是在兩塊金屬板之間夾有特殊的絕緣層,彈丸瞬間“激活”電熱裝甲,絕緣層受熱迅速膨脹,這時候就能破壞彈丸。
要使坦克攜帶強大的電磁場裝置,其體積和重量過大,而且相應的絕緣層材料和結構正在廣泛研究,目前在坦克上還難以安裝,但相關人員正在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
滑決裝甲,最早在德國報導過。此後,俄羅斯PT-5坦克上也報導過安裝了稱為彈簧鎖式裝甲的主動裝甲。這類滑塊裝甲,顧名思義就是在裝甲夾層間設置高速滑動的裝甲塊或聚能切割器,以它來側向撞擊入射侵徹的穿甲彈杆,使之被切斷或變形。滑動塊可以是兩塊,也可以是一塊。有的雙向滑動塊用先進的陶瓷活動板或高強度裝甲板,在導軌上迅速滑動,然後滑回原位,作用時間隻有百分之幾秒。滑塊裝甲的關鍵技術是迅速取得裝置的啟動信號和高速的推動力。彈丸撞擊起爆,以導爆索傳爆,引爆推動裝置是一種比較簡單而實用的方案。234
靈敏裝甲,融合當代的高新技術,更新了裝甲防護的概念。從本質上講,靈敏裝甲還是一種被動式裝甲,但和傳統的被動式裝甲有著本質的區別。靈敏裝甲在受到彈藥攻擊時,通過傳感器-控製器-微動力幹擾裝置共同協作,能動地改變彈丸或射流的運動方向。更先進的靈敏裝甲還可以通過反饋係統進行自封和自愈修複。
靈敏裝甲的關鍵技術是傳感器和微動力裝置。一般認為,穿甲彈的著靶速度在1000~2000米/秒範圍,要求傳感器的反應時間至少提前0.01秒,彈丸著靶時,在裝甲材料內的彈性波傳播速度高達1300米/秒,使用快速響應的傳感器和靈敏的微動力幹擾裝置還有足夠的時間對侵徹彈丸的威脅做出響應。例如,用壓電陶瓷、形狀記憶合金和陶瓷電致伸縮材料,可以製成微動力裝置,其微型化和超常的作用力取得了重大進展。也有人在複合裝甲層中預製出多個微型氣泡,安裝微型衝擊波發生器,射流到達時,同時啟動微型衝擊波發生器,可以定向幹擾射流。
裝甲車輛偽裝與隱身防護技術
偽裝防護技術是指坦克裝甲車輛上采取的隱蔽自己和欺騙、迷惑敵方的技術措施。偽裝防護技術過去通常包括煙幕、偽裝塗層和遮障等。由於現代煙幕釋放裝置不僅可釋放普通煙幕,還可釋放防紅外、激光、雷達波的煙幕,不僅可以幹擾敵方偵察,還可對反坦克導彈進行幹擾,所以現在通常把煙幕裝置放在綜合防禦係統之內。
一、隱身防護技術
隱身防護技術是指為減小或抑製坦克裝甲車輛的目視、紅外、激光、聲響、熱、雷達等觀測特性而采取的技術措施。它包括車輛外形設計技術、材料技術、塗層技術等,是一門新興的綜合軍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