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著名自行火炮與特種車輛(3)(2 / 3)

輪式裝甲車的設計理念素來是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但是“山貓”正好相反,其結構複雜、價格昂貴,因而隻為本國生產了408輛就於1978年早早停產。

八、“賽格”反坦克導彈發射車(俄羅斯)

“賽格”反坦克導彈發射車於1965年5月最早出現於莫斯科軍事展覽會。它將BRDM-2偵察車的炮塔去掉,換為安裝有6枚“賽格”AT-3反坦克導彈的支臂。行駛時導彈放於車內,發射時支臂升到車頂之上,車頂由裝甲防護。導彈既可從車內發射,也可通過輔助瞄準裝置和導線,在最遠距車體80米處發射。該車首次由埃及和敘利亞用於1973年的中東戰爭。211

九、“悍馬”吉普車(美國)

“悍馬”係列車輛通常采用四輪驅動,裝有全自動變速箱和液壓絞盤,具有出色的越野能力,載重量一般在1~2.3噸之間。“悍馬”車身上可以搭載各類輕重槍械、導彈發射架指揮通信係統、野戰急救設備,還可以單純用於運送兵員和物資。同時“悍馬”係列車輛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空運,緊急情況下還能通過空投迅速進入戰場。213

十、“潘哈德”VBL輕型裝甲車(法國)

1985年,潘哈德公司在法國陸軍的性能評選中被選中。“潘哈德”VBL作為法國陸軍的輕型偵察/反坦克戰車,截止到2002年初,共生產了1600多輛。

該車型目前仍在生產中,並被世界上多個國家裝備於陸軍。

十一、“潘哈德”VAB裝甲人員輸送車(法國)

VAB有4×4和6×6兩種驅動型號,是為了滿足法國陸軍對前線裝甲車的需要而研製的。VAB裝有擺動半軸式驅動橋獨立懸掛裝置,這在同代輪式裝甲車中是獨一無二的。

與車輪獨立懸掛和整體橋懸掛相比,其優點是車輪行程大,結構簡單。

十二、“鼬鼠”履帶式空降戰車(德國)

“鼬鼠”履帶式空降戰車是為裝備德國特遣空降部隊而研製的,以“小巧玲瓏,體輕如燕”著稱,是現役裝備中最輕的履帶式裝甲戰車,便於空運,機動性能極好。該車目前有“鼬鼠”1和“鼬鼠”2兩代。

常言道“二十年磨一劍”,小小的“鼬鼠”車也是不逞多讓。自1971年國防部的研製指標提出,到1974年波爾舍公司的履帶式戰車的方案中標,再到1983年樣車製成,直至1990年首批“鼬鼠”交付德軍,整個研製過程達20年之久,真可謂是精雕細琢。

“鼬鼠”1分機關炮和導彈兩種車型,二者主要區別在於武器。就任務而言,機關炮型車主要對付輕型裝甲目標和軟目標,而導彈型車則主要對付重型裝甲目標。

十三、BMD-4傘兵戰車(俄羅斯)

“瓜園”-Y,一個有香甜味兒的名字。“瓜園”-Y的正式名稱俄文為BMⅡ-4,BMⅡ是俄文傘兵戰鬥車輛一詞的縮寫,英文譯作BMD。BMD-41比德國“鼬鼠”空降戰車要大許多、強許多,堪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新型多功能傘兵戰車。

傘兵戰車也被人稱作空降戰車。BMD傘兵戰車自1970年問世至今,先後發展出多個型別。1990年服役的BMD-3傘兵戰車采用BMP-2步兵戰車底盤,戰鬥全重增加到13.2噸。車上除3名乘員外,還可搭載7名士兵。空投時,乘載員可與武器配齊的戰車一同傘降。BMD-3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可齊裝滿員空投的空降戰車。

BMD-4是BMD-3的改進型。它改變了鋼質隔離罩的形狀,加強了炮塔鋁裝甲,並在兩側各安裝了3管902B型煙幕彈發射器。它采用新型雙穩式火控係統,特別是設有電視和測距兩種波道的高精度瞄準具,使戰車不論在靜止時還是行進中,都能有效攻擊目標。它的新型自動裝彈機是多麵手,既能裝短小的爆破殺傷彈,又能裝較長的製導導彈,而且裝填時間僅需5秒鍾。它采用先進炮射導彈技術,去掉了單價達14萬美元的導彈發射架,節省了大筆經費。218

采用新型通用戰鬥模塊是BMD-4的最大亮點。它配備有30毫米2A42型火炮、100毫米滑膛炮和炮射反坦克導彈,可以打擊包括主戰坦克在內的各類目標。俄羅斯武器專家認為,使用新型通用戰鬥模塊的戰車,火力威力提高了1.5倍,能夠有力地幫助空降部隊解決火力支持問題。

BMD-4傘兵戰車在俄羅斯空降兵演習中進行了實車實戰試驗。試驗證明,它整體性能優越,作戰區域較廣,戰鬥能力較強。它既能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地區作戰,又能在3級海浪的水麵航渡,也能隨同登陸艦發起進攻,搶占灘頭陣地,還能從軍事運輸機上傘降至敵人後方,是偷襲作戰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