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著名自行火炮與特種車輛(2)(2 / 3)

十五、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俄羅斯)

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於1990年首次亮相,據說當時少量投入使用以替換之前的152毫米2S3自行火炮/榴彈炮。2S19采用的炮與牽引式MSTA-A2A65式152毫米火炮/榴彈炮(該炮1986年亮相,北約稱其為M1986)相同。

152毫米2S19采用T-80底盤和部分T-72主戰坦克部件,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全封閉式炮塔居中,動力裝置後置。195-197

152毫米炮帶炮門製退器和清煙器,行進時固定在裝於車體前上裝甲的行軍鎖上。

152毫米發射高爆破片殺傷榴彈時最大射程為2.47萬米,發射增程彈藥時最大射程可達4萬米。152毫米2S19還可發射“紅土地”激光製導炮彈。炮塔旋轉範圍為360°,武器俯仰範圍為-3°~+68°。裝備自動裝彈係統,每分鍾最多可發射8發炮彈。炮塔後部裝有輔助動力裝置(APU),在主發動機關閉時,仍可繼續使用。

俄羅斯有關方麵稱155毫米車型正在研發中,專門用於國外市場。該車被稱為155毫米/52倍口徑2S19M1。

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識別要點如下:

(1)車體前上裝甲傾斜明顯,炮塔居中,動力裝置後置。

(2)炮塔正麵豎直,側麵和後麵上部呈弧形,頂部水平,裝有一挺12毫米機槍。

(3)底盤兩側各有六個負重輪,誘導輪前置,主動輪後置,有托帶輪,懸掛裝置上部有裙板。198

十六、152毫米自行火炮M1973(俄羅斯)

152毫米自行火炮/自行火炮M1973(美國陸軍稱謂)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裝備俄羅斯陸軍。與美國155毫米M109自行火炮類似。俄羅斯正確命名應為SO-152,但俄羅斯陸軍通常稱該車為Akatsiya(金合歡)。199

該車工業號為2S3。152毫米自行火炮由SA-4“加涅夫”地對空導彈係統底盤發展而來,但負重輪由原來的七個變為六個。駕駛員和動力艙位於車體前部,其餘封閉式電動炮塔位於車體後部。152毫米火炮/榴彈炮由牽引式D-20火炮/榴彈炮發展而來,炮塔旋轉360°,武器俯仰範圍為-4°~+60°。

152毫米榴彈炮發射高爆破片殺傷榴彈時最大射程為1.85萬米,發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可達2.4萬米,還可發射尾翼穩定破甲彈、曳光穿甲彈、照明彈和煙幕彈。

作戰時,六名成員中位於車體後部的兩名負責裝彈。炸藥和發射彈通過車體後部兩個圓形艙蓋裝入炮塔。

後期生產的車型經過輕微改進,命名為2S3M和2S3M1。152毫米2S3M2采用152毫米/39倍口徑炮管,155毫米2S3M3專門為國外市場研發。

152毫米自行火炮識別要點:

(1)炮塔體積較大,裝於車體後部,正麵呈弧形,車長指揮塔偏左。

(2)152毫米炮管懸於車體之上,帶雙擋板炮口製退器和清煙器。

(3)車體兩側各有六個負重輪,主動輪前置,誘導輪後置,有四個托帶輪。

第一個和第二個、第二個和第三個負重輪之間空隙較大。

十七、122毫米自行火炮M1974(俄羅斯)

122毫米自行火炮M1974(美國陸軍稱謂)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開始裝備俄羅斯陸軍,1974年在波蘭陸軍閱兵式上首次亮相。俄羅斯命名為SO-122,但俄羅斯陸軍通常稱其為Gvozdika(康乃馨),該車工業號為2S1。201

駕駛艙和動力艙位於車體前部,全封閉式電動炮塔在後部。122毫米榴彈炮由D-30牽引式榴彈炮發展而來,發射榴彈時最大射程為1.53萬米,發射火箭增程榴彈時最大射程可達2.19萬米。M1974可發射其他122毫米炮彈包括高爆破片殺傷榴彈、照明彈和煙幕彈。炮塔旋轉360°,122毫米榴彈炮俯仰範圍為-3°~+70°。

稍做準備,M1974即具備完全兩棲能力,在水中由履帶推進。該車還有一個特珠功能,即可調整懸掛裝置的寬度。標準履帶寬400毫米,但在雪地或沼澤地形下可加裝670毫米寬履帶。

122毫米自行火炮M1974的改型車有:202

炮兵指揮偵察車。裝備俄羅斯陸軍,稱為MT-LBus(1V12係列),以MB-LB底盤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