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著名步兵戰車與裝甲人員輸送車(2)(1 / 3)

發/分、200發/分、500發/分,共四種,可由射手選擇。彈種有曳光脫殼穿甲彈、曳光燃燒榴彈和曳光訓練彈。彈藥基數:待發彈300發,備用彈600發。

1挺7.62毫米“M240C”式並列機槍,射速600發/分。彈藥基數:待發彈800發,備用彈2340發。

BGM-71“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一具,最大穿甲厚度1100毫米。彈藥基數:待發彈2發,備用彈5發。

早期帶乘員射擊孔型號戰車內裝有6隻供車載步兵使用車內射擊孔射擊的M231式機槍,由M16改裝,彈藥基數1200發。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是美國研製的新型步兵戰車,也是美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目前使用的主力步兵戰車。1983年初正式裝備部隊,共裝備約3300輛。該車有20多輛經曆海灣戰爭,而且受損車輛沒有發生二次爆炸現象。

八、BMP-1步兵戰車(俄羅斯)

BMP-1戰車是60年代中期蘇聯設計師們在世界上首次研製的完全新型車輛。該車的主要改進是車首加長20厘米,將導流柵的葉片由6片減為4片,並將柵的側板做成向睛彎曲狀,取消了後擋泥板的下垂部分,擴大了車輛兩側的射孔,車長門底座加高,重新設計了排氣口護罩,將凸起的載員艙蓋改低。該車定型大量生產,主要裝備蘇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

主要武器為1門73毫米的2A28低壓滑膛炮,後坐力小,炮重115千克。在炮塔後下方有自動裝彈機構,由在戰鬥艙周圍的40發彈盤供彈。用自動裝彈機再裝彈時火炮需升到仰角為3°30′的位置,炮彈也可人工裝填。配用定裝式尾翼穩定破甲彈,初速400米/秒。采用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所使用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飛行速度可達665米/秒,最大射程1300米,射速8發/分。主炮的俯仰與炮塔驅動均采用電操縱,必要時也可手動操作。88

在主炮右側有1挺7.62毫米的並列機槍,彈藥基數2000發。炮塔內有通風裝置,用於排除炮塔內的火藥氣體。

在主炮上方有賽格反坦克導彈單軌發射架,配有導彈4枚,在車體和炮塔內各存放2枚。導彈通過炮塔頂部前麵的窗口裝填,裝填時間約為50秒,射程500~3000米,隻能晝間發射,操縱裝置位於炮手座位下麵。

阿富汗戰爭中,裝備相對落後的遊擊隊曾經成功伏擊過BMP-1車隊。在查普查勒山口戰鬥中,遊擊隊用炸藥炸開了兩側峭壁上的岩石,受道路限製而排成一線的BMP-1步兵戰車有數十輛被巨石擊中,車載73毫米主炮受仰角限製,無法發揮火力打擊山上的遊擊隊員,損失慘重。

九、BMP-2步兵戰車(俄羅斯)

BMP-2步兵戰車是前蘇聯製造的步兵戰車,該戰車1982年首次出現在紅場閱兵式上,外型與BMP-1極其相似。1985年再次出現在紅場上時,炮塔兩側披掛著附加裝甲。戰鬥全重14.6噸,乘員3人,載員7人,最大公路時速70千米,水上時速7千米。主要武器為1門2A42型30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彈藥基數500發,射速200發/分。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具導彈發射架,車載機槍彈2000發和“拱肩”反坦克導彈4枚。89

BMP-2步兵戰車采用了大型的雙人炮塔,將BMP-1步兵戰車位於駕駛員後方的車長座椅挪到炮塔內右方,使其視野和指揮能力得以增強,駕駛員後方的座位用於步兵乘坐。BMP-2步兵戰車以AT-5“拱肩”反坦克導彈發射器取代了AT-3“耐火箱”反坦克導彈發射器,這兩種反坦克導彈的最大區別是瞄準裝置。AT-5“拱肩”反坦克導彈采用瞄準線指令製導方式,炮長隻需持續將目標保持在瞄準線上即可,不用再像AT-3“耐火箱”反坦克導彈那樣還要操控導彈飛行。不過,在發射AT-5反坦克導彈時,炮長仍需探出車外,其最大射程為4000米。2A42型30毫米機關炮的炮口初速為970米/秒,該車配有車長超越控製裝置的先進火控係統。90

BMP-2步兵戰車的出口車型用“塞子”反坦克導彈取代了AT-5“拱肩”反坦克導彈,其最大射程為2500米。由於炮塔占據了較大的空間,BMP-2步兵戰車的載員室隻能容納6名步兵,若算上駕駛員後方的一名步兵共計7名載員。該車於1982年亮相後,很快便取代了BMP-1步兵戰車,蘇聯曾將該車首先投入阿富汗戰場,伊拉克於90年代初期入侵科威特時也曾使用過該車,後來因伊軍撤退時將BMP-2步兵戰車丟在了科威特,那些車現仍在科威特陸軍中。

BMP-1服役後,蘇軍對其性能表示滿意,但對其主要武器73毫米低壓滑膛炮不滿意,這門炮實際上是RPG-7火箭筒改進而來,命中率和威力都不好。根據軍方的要求,BMP-2的主要武器改成了30毫米機關炮,炮塔也換成了雙人大型炮塔,還提高了發動機功率,使BMP-2的性能提高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