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裝甲車的發展曆程(1)(2 / 2)

這些設想的戰車,最終均未能用於實戰。但它們對近代戰車的出現,起到推動和啟迪作用,預示著近代戰車戰場稱王時代的來臨已為期不遠。

二、輪式裝甲車的出現

曆史的車輪進入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戰爭早已進入熱兵器時代。槍炮技術的發展,對交戰雙方武器的火力、機動、防護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槍炮的遠距離殺傷作用,要求部隊在戰場上的機動速度大大提高,於是,一批機動作戰車輛應運而生。

在坦克誕生之前,有一段輪式戰鬥車輛盛行時期。最先出現的是機動火力車,隨後才出現了輪式裝甲車。這些車輛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仍然活躍在歐洲戰場上,其間經曆了20多年。

19世紀末,在英國和美國出現了幾種將機槍裝在機動車輛上的機動火力車。它是在小型輪式車輛上裝上機槍而成,有的還有簡單的防護。盡管十分簡陋,但它是在近代工業的基礎上,將火力、機動、防護集於一身的初步嚐試。

最早出現的機動火力車是美國人R.P.戴維德鬆於1889年發明的。這是一種4輪機動車輛,4名乘員背靠背坐在車上,但隻在前部裝一挺機槍,並有簡單的護板起防護的作用。

1898年,英國人F.R.西姆斯發明的機動巡邏車隻有一名機槍手,裝一挺馬克西姆機槍,由一台小型戴姆勒發動機驅動。機槍手的前方有一塊防盾,起簡單的防護作用。從側麵看,這種機動巡邏車很像自行車,甚至連輻條的數目也和當今的自行車接近。其自重肯定要比美國人的機動火力車輕得多。

這兩種機動火力車是否用於實戰,尚不清楚。但是,在摩托車上裝上機槍的機動火力車,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廣泛應用。

20世紀初,一些國家研製成功輪式裝甲車,有的已經用於實戰。

輪式裝甲車是汽車、內燃機、裝甲、槍炮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輪式裝甲車與機動火力車相比,在火力、機動、防護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從下麵幾種典型的早期輪式裝甲車就可窺見一斑。

(1)英國西姆斯裝甲車

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車體全麵覆蓋鋼板裝甲的重型裝甲車,是英國人西姆斯於1902年研製成功的,由英國維克斯公司製造。它看上去像一隻帶輪子的船隻,稱為“戰鬥機動車”。這種裝甲車裝1台11.7千瓦的戴姆勒汽油機,前後各裝一挺機槍,車速可達14千米/小時。

這種裝甲車前後都可以發射火力,具有全麵的裝甲防護,但它形體較大,橫向穩定性差,觀察不便,行動部分采用鏈傳動,可靠性差,因而最終未被采用。

(2)意大利比安奇裝甲車

1913年意大利的都靈兵工廠利用菲亞特卡車底盤製成比安奇裝甲車,全車質量3.1噸,乘員3~4人,裝1~2挺機槍,1挺裝在機槍塔內,有的車還在車後裝1挺機槍。發動機功率為22千瓦。這種裝甲車的生產數量相對較大。在此之前研製的菲亞特裝甲車於1912年用於意土戰爭,這是裝甲戰車首次用於戰爭。

意大利的“蘭西”1ZM輪式裝甲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應用也很廣泛,其戰鬥總質量為4.2噸,有6名乘員,裝2挺8毫米機槍,發動機功率為51.4千瓦,公路行駛速度達到67千米/時,它是一種機動性相當好的輪式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