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富士山?(4)(3 / 3)

為了登富士山,這個“富士講”的團體要積攢一定數額的會費,供每年三分之一的成員聚在一起登山。登山者須首先在山腳下的神社參拜,沐浴清潔身體後換上白衣,以一身修行者的裝束登上山頂,參拜山頂的神社。朝山結束後,他們通常會從另一條路線下山,在山腳的小鎮上高高興興地舉行一席宴會。

現在的富士山頂上有淺間大社奧宮。在富士山八合目以上,除去登山道和氣象觀測所之外的385萬平方米土地,都屬於該神社所有。淺間神社的祭祀對象是美女神木花開耶姬,但實際上是把這位美女神作為富士山的神體來祭祀的。日本國內現有淺間神社1300家。從淺間神社的曆史來看,802年恒武天皇的時代,富士山火山爆發。驚恐萬狀的人們拚死舉行鎮火的祭祀。第二年好不容易停止了噴火,富士山變得安泰。為了感謝諸神,便於806年在山頂上建造了淺間神社。取淺間山的山名。淺間的發音為“ASAMA”,意味恐懼。原本的淺間信仰是以神道神社為根本的,但後來也融合了佛教與修驗道,建造了大日寺等寺院。表現了日本人對宗教寬容的一麵。而視富士山為神或佛的所在地,則表現出了日本人敬仰富士山的信仰特色。並具有與自己的人生重疊的意義。

在民間信仰中,富士山還是吉祥的象征。在日本,每年1月2日做的夢被稱為“初夢”。初夢可以占卜一年的吉凶,這一習俗至今仍在日本流傳。日本人認為如果能在初夢裏夢見富士山,那是最大的吉兆。此外,在日本還有“初富士”的說法,也就是說在1月3日從日本橋眺望富士山。

總之,富士信仰融合了神道、佛教、道教(修驗道)和民間信仰等各種要素,所有這些都反映出富士山和日本人心靈的深厚淵源。

(十四) 日本人共有的心相風景

1. 富士地名

日本人心目中的富士山陽光普照,於是日本各地都有許多帶有富士名字的地名,如富士見町、富士見台、富士見阪等統稱為“富士見”。據統計,富士見地名日本全國37個都道縣共有418個(其中自然地名94個,行政地名166個,交通地名8個,交通地名中的橋名150個)。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東京超過了靜岡成了全國第一位,帶有71個富士地名。而71個富士地名中,“富士見阪”的地名占了四成,靜岡縣是68個、神奈川縣是45個。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本無法看到富士山,但也起了富士地名。如名古屋市千種區富士見台。前文已經說了,在名古屋是看不到富士山的,但當地人有一種很想看到富士山的強烈期待,所以起了個作為願望的富士地名。惠那山以北的長野縣,歧阜縣內的富士見台的地名,也是如此。當地人也是把想看到的期望融於地名中了。

2. 鄉土富士

與此同時,遍布日本各地的與富士山相似的山也被冠為 “富士”的名稱。日本人把它叫做“鄉土富士”,在日本至少存有314座鄉土富士山。

1817年(文化十四年)出版的《國鎮記》(也叫《富士根元記》),被視為是介紹“鄉土富士”的最早一本書。著者是國學者高田與清,他在書中作了如下的排列:

(1) 陸奧富士。一名津輕富士。日本“天下三大富士”之一。指代陸奧岩城山。

(2) 薩摩富士。一名築紫富士。日本“天下三大富士”之一。指代薩摩海門山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