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要形成以市場、客戶為中心的文化理念。客戶和市場是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銀行的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員工都有責任和義務解決客戶的需求和問題。對經營部門和員工而言,要形成一種機製了解客戶需求、整理客戶需求、形成新的產品和服務,要能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對支持部門和員工而言,要融入到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之中,為經營部門的客戶服務提供支持。隻有了解把握客戶需求,才可能在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中找到銀行的立身之地。
什麼是真正的市場文化的內涵?大家都高喊市場文化,但是有各種各樣的解讀,觀點各異,差距甚大。
市場文化應該是現代文明的一部分。市場文化的內涵可以表達為:充分了解市場、充足掌握信息、及時的反應能力、適當的決策水平、完善的操作機製,這樣一係列對待市場的態度。
市場乃大道,大道無形,但無處不在。首先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中,尊重市場,向往市場,才能有相當的敏感,才能抓住一瞬即逝的機遇,才能理清變幻莫測的市場信息,才能有製勝的競爭智慧。市場又是有價的,市場份額的丟棄、客戶的流失、業務的失敗,最終都會帶來效益的跌宕;反之,贏得市場,就贏得業務,贏得效益,贏得未來。
市場文化應該是現代文明的一部分。市場乃大道,大道無形,但無處不在。贏得市場,就贏得業務,贏得效益,贏得未來。第五,提倡忠誠。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下,企業文化要以職員為主體,以提高職員符合企業根本利益的道德水平為目標。毫無疑問,忠誠是個人道德修養中對銀行最重要的職業要求。失去了員工的忠誠,銀行也就失去了長治久安的根基。有人認為忠誠是封建思想的餘毒,是江湖義氣,是禁錮個人和個性的桎梏。這是對忠誠的片麵誤讀。忠誠,對員工來講,就是忠誠於銀行的根本利益。由於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國有銀行員工喪失忠誠的現象並不少見,消極怠工、出賣信息、偷走技術、隨意跳槽、對銀行漠不關心、以貸謀私等現象,不一而足,更有甚者,有的銀行中高級管理人員為了牟取一個政治地位、牟取個人經濟利益,置銀行利益於不顧。凡此等等,都是不忠誠的表現。
每一位員工的忠誠打了折扣,銀行持久發展的大壩就充滿了管湧、裂痕,必將潰堤。提倡忠誠,並將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個人、對銀行、對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