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誰將掌控中國的金融機構(3 / 3)

再從經營管理來看,彙豐銀行等入股這家銀行之後,簽訂了一係列的技術援助協議。但是所謂的技術援助,隻是搞些有關銀行業務的入門培訓和掃盲教育而已,從未將其核心管理技術傳授給該銀行,即使像成本分攤方法這些並非核心的技術,問他們也不肯說。

建立一個完善的法人法理結構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金融機構管理製度的創新,絕對不是外資參股之後就能夠形成的。當然,我們可以像出賣深圳發展銀行和交通銀行控股權一樣出賣各個金融機構的控股權來建立法人治理結構,但是應注意這種方式建立的不是中國金融企業的治理結構,而是外國控股企業的治理結構。其實,在中國還是存在一些沒有通過引進外資,沒有海外上市卻運作得十分成功的金融企業,比如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聯。一家金融企業要真正成為一家好的企業,關鍵是要有良好的製度設計,要有一個責任心強、眼光遠大、懂管理的金融專家型領導班子。

招商銀行既沒有境外戰略投資者,也沒有到境外上市,卻是國內外公認的一家好銀行。2005年招商銀行成立短短15年,就已經創造了足以令中國驕傲的銀行業奇跡,並連續四年榮膺“世界首25家最佳資本利潤率銀行”。中國銀聯同樣創造了中國金融業的奇跡,保衛了中國銀行卡業的經濟版圖。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把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托管給招商銀行的管理團隊,也許是一個成本和代價最小的改革。

(四)幾點建議

(1)在防止經濟殖民化的情況下,尤其需要避免金融領域的殖民化趨勢。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日子裏,《瞭望東方》雜誌的一篇文章在反思,為什麼抗戰期間產生幾百萬的漢奸和偽軍?中國近現代生產大量漢奸的社會土壤在哪裏?軍事領域的抗戰已經結束,但是經濟領域的抗戰正在進行,這些問題仍然值得思考。其實,在中國經濟日益殖民化的背後,是治國理念的殖民化;在治國理念殖民化背後,是文化與理論等“軟實力”的殖民化。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指導中國對外開放的理論是西方經濟強國用於指導弱國開放市場的理論,這個理論絕對不是指導美國國會阻止中海油收購尤尼科的理論。在現階段,我們需要警惕並放棄一切旨在使中國經濟殖民化、拉美化的理論和政策,需要全民特別是掌控大量經濟資源的領導幹部樹立起經濟主權意識。

(2)必須認真考慮國內資本市場的成熟程度、彙率製度改革、人民幣升值趨勢、國際貿易環境惡化等因素,重視把握對外開放的時間和節奏。在現階段,需要及時製止各個金融機構競相甩賣金融企業股權的現象,避免各級政府和部門以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為名,通過鼓勵外資參股控股金融企業的製度和規定,主動地為外資進入中國進行人民幣升值套利提供便利。

(3)在金融領域對外開放過程中,需要把“外資引進來戰略”和“內資走出去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國本土資金“走出去”比外資“引進來”難度大得多,受到重重阻攔,因此,特別需要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蘇格蘭皇家銀行入股中國銀行10%的股份,作為對等的條件,中國彙金公司也可以入股蘇格蘭皇家銀行10%的股份,至少應該拿到參股的權利或期權;同樣,彙豐銀行入股交通銀行19.9%的股份,作為對等條件,中國彙金公司可以按照市場價格參股彙豐銀行19.9%的股份,具體形式可以通過彙豐銀行向中國彙金公司定向增發股份的方式來完成的。保險、證券、基金管理、信托、租賃、擔保、汽車金融等金融機構,都可以采取上述方式開展國際間的合資與合作。我們必須改變目前這種不平等、不對等的開放策略。

(4)發展本土的投資銀行,同時,必須請本土的投資銀行充當財務顧問。國內大公司、大銀行的重組與合資必須使用本土的智囊團,不能聘請境外的智囊團。商場如戰場,我們很難想象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參謀部工作是聘請日本人或外國人來完成的。遺憾的是,國內金融機構以及其他重要企業的合資、合作、境外上市都是聘請國外機構來承擔“參謀部”的工作。也許是由於部級的銀行瞧不起局級、處級的投資銀行,迄今為止,沒有聽說那家金融機構的合資是聘請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等國內著名投資銀行來承擔估值和重組的財務顧問的。如果不使用本土的投資銀行,僅靠拍腦袋決策或聘請境外機構充當財務顧問,那麼定價偏低、賤賣股權甚至自斷企業前程將在所難免。

(5)通過製度創新,探索中國金融業的改革之路。中國的金融企業可以通過“所有權保持國有、管理權民營化”的方式,以低成本的代價建立起金融產業的治理結構。以交通銀行為例,不必要以出售控股權給彙豐銀行,今後每年要付出40億元以上利潤的方式來完善治理結構,而可以通過銀行管理權借助市場化授權的方式來完善銀行治理。具體做法是:①通過優秀的金融企業管理團隊比如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聯等管理團隊作為主要發起人,設立多家“銀行產業管理公司”;②各個“銀行產業管理公司”提出具體的銀行管理方案,包括高薪引進境外各級管理人才等,並通過市場化競標,把交通銀行的管理權包括人事任免權交給中標的“銀行產業管理公司”;③交通銀行的股東擁有所有權並行使完全的監督權,中標的“銀行產業管理公司”行使完全的經營管理權,即通過市場化授權的方式,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把政府和銀行分開;④交通銀行的股東沒有出讓和稀釋股權,可以享有完整股權所帶來的利潤,而“銀行產業管理公司”可以按照約定的比例提取管理費;⑤在合同期滿之後,股東可以通過招標重新遴選更優秀的管理公司;⑥外資金融機構可以挾帶管理經驗和技術在“產業管理公司”的層麵上進行合資合作,從而避免金融企業如銀行股權的喪失。建議四大國有銀行和其他未被外資控股的金融企業應該采取這一改革模式。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須看到長期的成本和代價。“保持所有權國有、推行管理權民營化”的中國市場化之路的特點是改革效果好、改革成本低,沒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