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原子彈的問題(2 / 3)

楊寰宇並不是單獨接見的尼爾斯·玻爾,而是同時接見了正在與泊爾博士進行交流的所有華夏學者。而楊寰宇也即興發表了一個講話,圍繞的中心是關於科學家的道德。在講話裏,楊寰宇強調,在進行科學研究時,科學家要有科學的倫理道德觀念。也就是說,科學家研究的科學項目,要有益於全人類的利益。

而且楊寰宇在講話裏,著重講了四個方麵。第一,科學家要杜絕功利主義的誘惑;第二,科學家要在察覺研發的項目對全人類會產生危害時,要勇於頂住政府的壓力;第三,科學家要摒棄狹隘的利己主義和民族主義因素;第四,科學家要避免唯科學唯技術的狹隘的科技觀念。

楊寰宇說講的科學家的倫理道德並非是無的放矢,他知道他無法與尼爾斯·玻爾就相關的原子能方麵做什麼探討,也無法直接向尼爾斯·玻爾提什麼要求。所以,他才選擇用這個話題來間接的提醒尼爾斯·玻爾,他的學生,和他在量子力學方麵的同行們,在做相關研究時,不要去搞那些對全人類有害的研究。

雖然在座的學者們和尼爾斯·玻爾一樣,並不知道楊寰宇這番話是有明確的指向。但楊寰宇的這些話,顯然得到了他們一致的認同。隻有陪同楊寰宇前來的束星北,對楊寰宇的這番話若有所思。這也是很正常的思維,束星北剛剛向俞大維談及從尼爾斯·玻爾這裏了解到的有關原子能武器的可能性,楊寰宇就匆忙飛來北京,拉著他和尼爾斯·玻爾坐在一起大談有關科學家的倫理道德,他要是沒想法才叫奇怪。

“總統閣下,我想請問,是否有益於全人類的利益,這個界限該怎麼樣來確認呢?”尼爾斯·玻爾問道。

“玻爾博士這個問題很好。到底怎麼來確認我們所做的科技發明是否有益於全人類,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打個比方來說,例如諾貝爾獎的設立者諾貝爾先生,他發明的炸藥,在民用上,用於礦山和工廠,他為人類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益處,提高了人類的勞動效率。但這個發明用於軍事用途,又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災難和血腥。在戰場上,帶給人類更多的傷亡和痛苦。那麼這個發明該怎樣來評價?但我認為,這個發明還是對人類的益處更大些。一來,我們的很多發明創造,他的初衷都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為人類獲取更多的生活資源。當然他也用於了戰場,可畢竟戰爭的時間是短暫的,更多時間裏,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還是處於和平環境。而且,炸藥雖然給人類帶來了傷害,但他的危害範圍還屬於可控的。但我們應該也僅限於此,假如有對人類傷害更大的,用於軍事用途的發明的話,我們就要好好考慮該不該把他發明出來了。畢竟象炸藥這個東西,我們主要是用在戰場上。象在西班牙內戰那樣,用炸彈去轟炸平民城市,我覺得那是該譴責的。如果,我是說如果,有一天,有一種武器發明出來,他不僅對戰場上的軍人帶來巨大的傷害,也同時給平民帶來巨大傷害的話,我認為這就要拷問發明他的科學家的良心了。”楊寰宇在這段話裏,提及了炸藥和炸彈,他希望尼爾斯·玻爾在聽了這段話後,能自己引申聯想到他提到的原子炸彈的研究上去。

核聚變理論雖然眼下還沒提出來,但核裂變理論已經提出來。對於核裂變產生的能量也已經能夠計算,與炸藥相比,相同質量的核原料釋放的能量,是炸藥的2000萬倍。楊寰宇不相信,這些科學家們對此沒有預見性。而楊寰宇在說上麵的話時,也明確肯定了炸藥的發明首先是基於民用的。這可不像核武器,從他發明的那一刻起,就是明明白白的用於軍事用途。

聽了楊寰宇的這段話,束星北已經能確定,楊寰宇絕對是對原子武器有所了解,才特意安排了今天的行程。他不清楚為什麼連他也懵懵懂懂的原子武器會引起楊寰宇這麼大的反應。他計劃著回去,一定要找些相關資料,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