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昌都戰役(一)(1 / 2)

撤退到江達城裏的桑珠脾氣格外的暴躁,來瑪渡口這一仗,他的士兵雖然死的不算多,隻死了二百多個,其它的死者基本上都是各個寺廟派來的寺兵。即便這樣,他也損失不小,加上傷者,他的五代本已經有超過二成的戰鬥力損失了。隻要江達守城再打上一場,沒準他的損失將會達到五代本的一半。這可不是他想要的。

做為藏軍中,實力最強的代本,桑珠到昌都來的目的,是想爭奪昌都總管的位置的。在西藏,昌都總管是噶廈政府裏四大噶廈之一。也就是除了各級活佛代表的宗教係統之外,世俗階層的權力頂層。再往上,就是最頂層的攝政王了。

問題是,他現在昌都總管沒爭到,現在反而有可能在昌都葬送掉他恃為倚仗的五代本,這就讓他有些躊躇。要是能守住昌都,即使他的五代本損失再大,有守衛昌都的大功可拿,那倒也罷了。要是守不住昌都,再折了自己的本錢五代本,那可就虧大了。而從來瑪渡口的戰鬥來看,想要守住昌都的可能性真的不很大,除非拉薩方麵,能派出主力來增援。可拉薩方麵會來增援嗎?

拉薩此刻確實在為要不要增援吵得不可開交呢。在拉薩大昭寺的議政廳裏,十三世DL大喇嘛土登嘉措召集了大呼圖克圖熱振以下的一百多位僧俗官員和貴族,商討如何應對這次漢人的行動。看著吵成一團的貴族們,DL喇嘛很是無語。在他看來,這次漢人是決意要進兵拉薩了。從他坐床以來,不管是清朝還是後來的川軍,從未動用過這麼大規模的兵力入藏。

這不是以前清朝也好,川軍也好,沒兵可用。實在是進藏的道路艱險難行,兵好過,可後續的補給供給實在困難。動用兵力越多,需要運送的物資就越多,不管是清朝的時候,還是辛亥以後的川軍,都無法承擔這樣的運輸量。這次進兵,要不是楊寰宇答應派空軍協助運輸和對進兵路上的五十四師進行空投補給,劉湘也不會把五十四師全師派上來,能派一到二個團那就算頂天了。

可現在在大昭寺裏的這幫人,提出派兵增援的,都還在妄想著抵抗。在他們眼裏,不抵抗,任由漢人進藏,那麼,遲早他們現在的財富地位都會被漢人奪去。所以,抵抗是必須的,漢人說派來了多少軍隊,那不過是虛張聲勢。沒人比他們更了解藏區道路的難行程度。“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藏區道路之難,可比蜀道更難上千倍萬倍。而且,還不光是行路難,更多的是青藏高原海拔高,一般人入藏,會很不適應這種高原地帶,氧氣稀薄的環境,走同樣距離的路,所耗費的體力在藏區可多多了。基於這種認識,說漢人動用了一個整編師二萬餘人進藏,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嚇唬人而已。或許,攻打昌都有可能,繼續進兵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派出增援,守住昌都,那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