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過後,大約一個連的士兵,就抬著木筏,開始了試探性的渡江。江岸邊上的機槍陣地,則隨時準備著壓製藏軍的火力點。以班為單位的士兵,喊著號子,抬起一個個木筏,快速衝向江灘。隻是他們衝到江灘之後,並沒有下江,而是把木筏橫著立了起來,充作掩體,人迅速躲到了木筏後麵。剛掩藏好自己的身體,對岸的密集的步槍彈雨就把他們壓製在江灘上的木筏子掩體後麵,再也抬不起頭來。
迫擊炮再次發出了怒吼,但這一次,就不象向前那樣,進行無差別的飽和轟炸了,而是對準了朝著江灘上射擊的一個個火力點。原來,出擊的這個連,不過是個誘餌,他們根本就沒打算渡江,隻是進行火力偵察的誘餌而已。而藏軍顯然沒有識破這一點,幾乎在上一次炮擊中幸存下來的各個火力點,全都都被江灘上的士兵說吸引,所有的射擊目標,都對準了他們的木筏。這一下,整個防禦體係的火力點,全都暴露了出來。
隨即,藏軍們就發現,他們的火力點,馬上招來了對岸的重機槍的火力壓製,更為可怖的是從天而降的炮彈的重點照顧。隨著一個個的火力點被迫擊炮的炮彈點名,正在一線抵近指揮的桑珠馬上就感到了對岸漢人們的伎倆,下命令要求各個火力點馬上轉移陣地,避開對岸的炮火襲擊。
槍聲逐漸稀落下來,在江灘上的那個連,幾乎已經超過一半以上的士兵掛了彩,還好陣亡的沒有幾個,受傷的大多數都是被透過木筏縫隙的子彈所擊傷。很明顯,這個連想要乘機下入江中,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同樣抵近指揮的王瓚緒隻能下令這個連撤回,但木筏被留在了江岸上。上去的第二個連,依舊與前一個連一樣,抬起木筏衝向江灘。
這一次,桑珠沒有剛才那麼衝動了,他除了讓一部分火力對江灘繼續進行封鎖,強忍著,沒有把已經到達來瑪增援的各個連派上陣地,他已經明白了王瓚緒要幹什麼。王瓚緒要幹什麼?顯然,王瓚緒是在欺負藏軍打不到他那邊的重機槍和迫擊炮。想用這種逐步清理的方式,層層剝皮似的,清除他這邊的工事。
王瓚緒不緊不慢的清除著對岸已經暴露出來的一個個火力點,實話說,這時候,他是真的希望自己有個重炮營,用重炮把對麵的防禦陣地犁上一遍。迫擊炮的威力還是小了點,楊寰宇考慮到他在山區行軍,加上進入高原後,人人員缺氧,給他配的都是六零口徑的小迫擊炮。炮彈爆炸的覆蓋範圍自然就小很多,威力也差了不少。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戰鬥,感覺到對岸火力點清除的差不多了,王瓚緒下令開始真的渡江。不過,他很快就為大意付出了代價。下水之後,在木筏上的士兵,這次真的成了活靶子。他們不僅要和湍急的江水搏鬥,還要在毫無遮掩的木筏上賭運氣。隨著一個個士兵在木筏上中彈,王瓚緒發現對岸的火力點又多了起來。看來對麵的預備隊上來了,可這時候,已經下水的士兵,除了向前,別無退路,傷亡人數開始急劇上升。